比起对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动辄万亿的“慷慨”投资规模,10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还未到4%。在捉襟见肘的经费面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则表示,4%一直达不到,可能是由于“我国和国际上统计口径不一样”。(3月8日《中国经济周刊》)
根据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8条规定,我国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如今,18年过去了,我们的GDP总量已经从90年代的世界十位左右跃居世界第二,但是教育投入,却总是不达标。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教育。”这句话曾经让多少老师、孩子潸然泪下,可现实却是,有多少老少边穷地区的老师开不出工资,有多少孩子们上不起学,有多少贫困家庭的父母独自承受着“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的辛酸。
按照1993年的情况,投入4%左右是当时的普遍衡量标准,但是,按照世界银行2001年的统计,在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英国和美国等高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已经为4.8%。哥伦比亚、古巴、约旦、秘鲁等中低收入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均值为5.6%。
而我们在今天,已经跃居GDP世界第二的情况下,分给下一代的教育经费投入还是缺斤少两,不达1993年制定的4%标准。而众所周知,上述这些国家的人口总数远低于我国,平均到每个孩子身上,我们的孩子能够获得的教育资源有限。所以,长期以来,我们始终是在以一种赊账的方式办教育。
6日,广东省副省长宋海代表在广东代表团小组讨论时就表示,“中国的GDP质量并不高,很多企业都赚取微薄的代工费,虽然计入GDP,但却没有产生多少税收。”宋海指出,西方国家的第三产业发达,所以GDP的质量相对高些,4%的GDP投入相当于财政支出的10%至15%。所以,中国如果按照20%至25%的财政总支出来投入教育,是比较科学的。(3月7日《羊城晚报》)
那么,从这个角度讲,即使达到了4%的标准,我们的投入还是远远不够的。教育不发达,我们就始终无法改变劳动力代工的局面,而GDP的质量始终也提不上去,周而复始,我们就会始终在代工大国的产业链上打转转。
这让笔者想起一个故事,曾经有记者问一个放羊的孩子,放羊干嘛,孩子说放羊赚钱,记者又问,赚钱干嘛;孩子说,娶媳妇;又问,娶媳妇干嘛,答生娃;至于生娃干嘛,孩子答,放羊……以赊账的方式办教育,最终透支的只会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未来。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我们必须目光远大,把教育搞上去。那么,怎样搞好教育,教育投资肯定必不可少,这早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了共识。(中国台湾网网友:陈小二)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