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考级有点“焦糊”味

时间:2011-03-09 23:59   来源:中国台湾网

  想“通过考级来促使学生多学、多读、多理解古代的诗词歌赋,进而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这是江苏扬州一中在新学期之初,欲推行古诗词考级而作的一种表述。见新华网南京2月24日电。

  说中国的考试多,笔者在前几年就曾写过一篇评论,云:中国是考试大国。这不,一所中学都在设考,且还要给考设“等级”,考的,还不是当代人用以表达、交流的现代语知识,而是(文学创作会用到)古代的诗词歌赋,且还在“级”前,冠冕堂皇地加上“意在推广经典诵读”的美丽字眼。

  谁都知道应试教育与过多过滥的考试在当代中国,几乎害惨了一代人。有偏激一些的学生和家长早就将名目繁多的“考”称之为培养傻子的教育。这话尽管有些偏激,但不可否认,只要一提到文化传承,就会有某些教育工作者想用考试、考级的办法,“立竿见影”地检验学习效果。此之实用性至上的方式,能促使学生多学、多理解古代的诗词歌赋,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么?显然不可以。

  其实,以考级的方式推行古诗词诵读,有可能会将古典文化的传承推入庸俗化,功利化的泥潭。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考级”只能考出数量,却很难考出质量,于是,不仅使学生在思想上增加了负担,而且让学生在学习古代诗词歌赋学科上加重了不应有的负担!

  笔者认为:古诗词诵读考级如同想量化个人的道德品质一样,凡考必“糊”!试想,不能量化或难以量化的东西你去量化,又怎能去“级别”它呢?是用“级”去考其多,还是要“级”其诵?是想“级”其意境呢,还是要“级”出对原作品的心领神会?退一步说,即便是记得多,且又诵得好你就以“级”寇之,那么,写得好却不能记更不会诵的呢?你还要不要给人“级”一下呢?

  诵读,乃至于写作旧体诗词歌赋,说白了只是一种喜好,或是某一类群体中较高雅的文学创造活动,如果硬要用考级的方式去“检查学习效果”,去“刺激”学生诵读古诗词,这不仅会落入“应试教育”的窠臼,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还会使之庸俗化,恶习化!

  泛滥成灾的资质考使当代人的生活、学习压力本来就够大的了,江苏扬州一中“通过考级来促使学生多学、多理解古代诗词歌赋”的此种“级考”,分明让人闻到了一种特有的“焦糊”味!(中国台湾网网友:默然)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