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律协副会长许智慧表示,公款消费烟草是一种“权力消费”,公务员接受烟草馈赠已成为中国特有的烟草贿赂。她建议国家应该明令禁止政府部门用公款买烟行为。(3月4日新京报)
政府禁烟,这一建议提得好!公款消费烟草是一种“权力消费”,害处一箩筐,挑最严重的说,官员抽烟、爱烟导致行贿者送烟,还带火了礼品回收行业久盛不衰;反过来又助长腐败,成为滋生行贿受贿犯罪的土壤。烟酒等高档消费品替代钞票成为一种新的行贿手段,对方“零存整取”、“兑换灵活”,行贿与受贿之间显得非常默契。不少贪官到了法庭上还厚颜无耻地辩解,过年过节收礼品是“礼尚往来”、“人之常情”,言下之意如果对方多送些高档烟酒,也许还不致于被定罪。
“小小白棍”撂倒贪官使“涉烟腐败”渐次浮出水面。较为典型的有南京“天价烟”局长周久耕,浙江义乌市原国土资源局局长龚义受贿被刑究,一次性收受企业老板送的100条中华香烟烟票,龚义用这些烟票兑换了6万多元。网络监督使“周久耕们”转入了“地下”,但“公务接待用烟”并没有就此消失,会议桌上摆放的香烟,在“技术处理”后成了“无字烟”。可公款消费的账单上、官员的抽屉里、公文包里、家里茶几上的高档烟并没有减少。更令人遗憾的是,除了龚义,因高档烟烟变卖“漂白”而被查处的案件非常罕见。
公款奢侈浪费是中国社会的一大顽症,公众广为诟病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三公消费”每年高达近万亿元,高档烟酒“功不可没”。“每年喝掉一个西湖”,决不只是一句夸张的黑色幽默。即便政府禁了烟,还会冒出其他奢侈浪费的替代品。公共财政若被更多地投入“形象工程”,被用于楼堂馆所;消耗于“三公支出”,只能此长彼消,必然出现民生欠账,在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公共领域投入上捉襟见肘,更败坏了党风政风,助长了奢靡之风,严重影响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因此,政府禁烟不如晒“三公支出”。
都说公开“三公支出”难,难就难在权力信马由缰不服管。相比于政府禁烟来,提交公开“三公支出”的建议,更为务实,更为关键。将这一难点呈于最高议政者来定夺,就是牵住了牛鼻子,禁烟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三公支出”的账本打开,就是将公共财政的监督权交还给民众,为纳税人拿出一本明白账,就能盯住行政支出中的铺张浪费与腐败问题,让官员面对公众的质询,倒逼政府部门对公共财政的敬畏,以遏制居高不下的公款消费。同时,反腐部门应以零容忍态势对收受礼品的权钱交易腐败行为严肃查处;对“购物卡”、礼品回收市场予以严格监管;对“助腐”无良商家罚它没商量,让消费市场拥有更多“廉政含量”。果如是,人大代表期望的、不受烟雾缭绕的清新政风将水到渠成。(中国台湾网网友:梁江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