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徽广东等多家卫视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除夕不转播央视春晚。安徽卫视一负责人称央视春晚的影响力在逐渐下降,而今年央视又要收转播费,所以安徽卫视决定不转播。随后央视否认春晚将收取转播费。(1月31日新京报)
最近各地方台放出今年不再转播春晚的消息,在我看来,高额的春晚的转播费有其一部分原因,但在其中更能看出地方台对于观众需求的积极回应。所谓“众口难调”,春晚作为一场文化盛宴也避免不了。春晚上的传统歌舞,小品大多数的带有北方的气息,南方的观众可能不容易接受。各地方台的节目,丰富了人们的选择,使人们在不想看春晚时,也可以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别的节目。比如说爱一集不拉看偶像剧的,可以继续看,广告时间再“跑跑”春晚舞台,心情一定很不错!
近年来,春晚受欢迎程度下降有目共睹,笔者就好几年没坚持下来看春晚了。这也是地方台放弃转播春晚来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之一吧!网络上出现很多批评春晚的文章,说春晚质量没有以前好,“老三样”,食之无味,弃之“无他”。而我认为,春晚中并不缺乏一些求新求变的东西。但是为什么不受欢迎呢?其根本原因在于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吊高了胃口。我们不再生活在报纸与电视平分秋色的时代了,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的迅速传播,使人们更需要多元化的、体现包容与融合的、各具特色的“文化套餐”、“精神快餐”。
春晚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直就是央视被“包养”。不过春晚这么大块肥肉,随着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网络媒体的多元化,被更多的人盯上了,谁都要从中分杯羹尝尝鲜美之味。之后,各地电视台办起了自己的春晚,不过还很少有敢和央视面对面抗衡的,一般都会错过央视春晚的直播时间,“小荷才露尖尖角”,没有一家敢大言不惭地说,都来看我的吧,别再等着本山大叔卖这卖那的了。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各门户网站也打起“春晚”的主意。网络春晚有一个很吸引眼球的名号——“山寨春晚”,但由于大腕不够、节目质量不佳,没能引起潮流,最终只能淹没在春节期间的众多娱乐方式中,人们节后津津乐道的还是央视春晚用老大功夫打造出来的“流行语”。
如今,地方台的翅膀硬了,在实力上完全可以与央视比一比大腿。各地方台的做法正是满足人们“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需要,应该鼓励,支持。这种做法也会给春晚带来竞争,促使文化产业进入大比拼的良性状态,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普通老百姓。我们不需要“一家独大”,更希望百花齐放。(中国台湾网网友:梁泽南)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