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扩招,思想扩教了么?

时间:2010-12-22 12:17   来源:中国台湾网

  12月14日8点30分左右,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游戏设计专业08级大三男生张扬,从该校48号教学楼11层跳下,当场死亡。12月17日0时15分许,复旦大学官方微博证实“16日晚9点27分,复旦大学邯郸校区国顺路670号一男子疑似坠亡。经确认,死者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读研究生。”

  近些日子,大学生坠楼事件频现校园,引发社会各界再一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高度关注。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表示:“我们的大学要好好反思,我们的教育制度也应该多找找自己的弊病,光重视只是培养,不加强德才教育,这样教出来的人比没有文化的人对社会危害更大。”这番话让我不禁想起了前几日关于复旦学子的另一争议:复旦学子黄山迷路获救后称民警摔死是活该。因为趁着雨雪天爬黄山被抓到逃票和偷入禁区的机会小,所以故意选在这种天去“户外”“探险”。遭困,救援中一民警坠崖死亡。获救的学子被获救后,没有道歉、没有哀悼,直接上车回到了学校。回学校后,他们思考也不是什么反思,而是公开在人人网中讨论所谓的危机公关、推卸责任。

  自古以来都说:教书育人。这些血的事实告诫着我们,大学中,教书很多,育人却不够,特别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是空谈理论,不着实际,没有进入到学生的心灵。或许我们仅以一部分大学生的行为来指代全体大学生有失公允。但不可否认,如今绝大部分大学生的思想,很大程度上都存在一片苍白虚无的荒漠。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的革新的速度,大学生要适应社会,适应将来,就必须要求大学教师们认真的分析大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实际之间的关系,寻找到他们将来融入社会的切入点,这是思想教育的关键,但是,这样的工作,我们大学教育做了多少呢?扩招、扩招!生源扩招了,你们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扩教了吗?

  不仅仅思想没有扩教,面对现实,多少所谓的社会精英都不敢面对如今社会基本的竞争。为了找到一份工作,许多学生拼命学习,却越来越没勇气面对未知的将来,出点小问题就留下遗书就寻了短。只是没评上奖学金,只是和女朋友吵了架,只是工作不称意,一个活生生的人就没了,只是为了逃个门票,探探新奇就不顾人身安全——对自己的不负责间接谋害了他人的生命。不可否认,社会各方面,教育工作者只抓学习的同时,大大的忽略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教育,许多学生呈现着社会经验不足、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特点,稍遇挫折就容易走上极端之路。学校教师、学生家长除了关心学生的成绩外,没有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时刻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节,没有用生活经验磨砺他们的意志,粗壮他们的神经。而这一切一切的忽略行为来源在哪?笔者只得再一次不免俗的推出了教育的权力化政治化。学生如此,教育工作者如此,根在教育的“浮躁”和“功利”。自杀坠楼也好,被救后大谈危机公关,如何登上旅游协会会长宝座也好,都是浮躁功利使然。这种浮躁功利的来源呢?权力“有形的脚”插足到文化、思想领域!肆意的权力,一方面渗入大学,压制学生思维,管理学生思想。另一方面,又放任所谓的市场元素进入大学,使学术不再纯洁,沾染了金钱的铜臭味。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政治、经济、文化各司其职,各守一方的。任何一方面越界干涉,都会导致社会的畸形,变态。无孔不入的权力干预人们的思维,压缩人们思想的弹性。

  越来越强势、越来越标准化的应试教育让年轻人越来越同质和乏味。许知远说得好,精英化的教育使这些号称天之娇子的大学生们在狭隘的专业知识上有着特别的深度,但是由于他们从来就没有被灌输入一种独立的情感,一种判断事物的能力,因而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是多么茫然无知的幼稚。大学某一个时代的症状不是偶然现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说到功利化倾向,这个确实是中国文化中国政治的“深层结构”。或许我们不该把所有的问题都规责于政府和政治,一味的表明自己的不适应来解释这些无法抗争的原因从而给自己寻找合理的自我宽慰的借口。 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很多大学生与社会后格格不入,这个心理调适的过程会非常地痛苦,而其中有些人也许一辈子都不见得会清醒,但是我希望社会和学校还有学生自己都能够面对现实,不断地思索、选择、烙印和奋斗。(中国台湾网网友:刘雯)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