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哪一本书的修改,可以像中学语文教材这般引起如此广泛而普遍的争议。之前,北外副教授丁启阵建议删去朱自清的《背影》,因其理由竟是“父亲违反交通规则”招致了许多网友的口诛笔伐。今年开学,“各地教材大换血”,许多课文被踢出去了,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被称之为“鲁迅大撤退”,许多网友纷纷为鲁迅叫屈,认为删除大量经典作品,无论是对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不利。
对此,笔者倒是认为不必如此大惊小怪。一来,这只是“鲁迅大撤退”而非“鲁迅大清洗”,还是保留了相当篇幅的内容,了解鲁迅还是有迹可循,而并非无路可走;二来,增加的课文也并非都是乏善可陈,余华、巴金等作家的入选,或可以使得课文风格更加多样;三来,鲁迅着实是一本太后太深的书,一下子全堆到学生面前,理解吸收都有难度,且其语言本来就比较晦涩佶屈,有兴趣的同学,课堂上接触之余,课后完全再做深入阅读。
如何看待“鲁迅大撤退”,首先要弄明白的是,语文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为何,其次是要明白鲁迅的争议何在?
显然,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培养鲁迅,当然,更可能是确实做不到。不可能寄希望几本语文教材能培养“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而更多只是一种常识的培养与文学的熏陶。既然如此,鲁迅的文章自然也不是多多益善,之前的语文教材,就有这种倾向,从初中到高中,鲁迅的散文杂文小说都有涉猎,也往往是考试的重点,很多学生当时其实是很头疼的,而不是学完之后的如今,可以借用鲁迅表达对现实的不满的超脱。
鲁迅是开创一代杂文新风的大家,杂文被其喻成“匕首和投枪”、“锋利而切实”,是“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鲁迅以对现实的强烈批评,爱憎分明的出世态度,卓然超脱了自己所处的时代。也正因如此,在鲁迅的文字里,更多的表现的是对现实的强烈不满与嘲讽,厚度是一时半会学不来的,态度倒是可以“依样画葫芦”,这正是不得不令人心生警惕之处,如果引导不当,学生很容易受其思维感染,学着嘲讽跟着愤怒,其实却可能根本找错了对象。
把鲁迅文章奉为经典,直呼恋恋不舍的,必然不是中学生。人们总是容易倾向于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硬塞给下一辈的人,可却从来不问及其感受。按理来讲,对鲁迅文章去留最有发言权的是,不是专家,也不是80后,而是现在的中学生,是他们在一字一语的学习文章,也是他们在试着弄懂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写作手法,最后考试的题目也是出给他们的。
总而言之,鲁迅先生是民族当之无愧的巨大精神财富,全部撤除语文课文,明显是对后代的不负责,可一味求多求快让学生理解,显然也是操之过急,鲁迅先生是一本厚重的书,想要真正读懂,可能确实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行之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把先生介绍给中学生,不要囫囵吞枣,也不会望而生畏,随着知识与阅历的积累,读懂先生文章的同时,也将慢慢读懂先生其人。(中国台湾网网友:詹万承)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