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减少鲁迅文章有何不可?

时间:2010-09-10 14:57   来源:中国台湾网

  9月6日,编剧刘毅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刘毅称之为“鲁迅大撤退”。(9月8日广州日报)

  就教材是否应该减少鲁迅的文章这一问题,不管是学界还是坊间,争论从来就没中断过。不赞成的观点主要有这样几类:一是当代文学作品的整体水品不高,与以鲁迅、朱自清为代表的现代文学家的作品相比,不管是文章的思想深度或是艺术效果都未有较大建树;二是鲁迅、朱自清等文学家的作品乃开现代白话文学之先河,他们的作品都是经典中的经典,能够保证学生接受较为纯正的汉语言文学教育;

  三是他们的文章多从现实角度,反映当时社会的形形色色,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描写,表现出作者们对新社会的探索历程;四是有些作品,特别是鲁迅的作品到现在依然能够对社会起到鞭策之效用,而当代的许多文学作品反而受制于一些因素不能够很好的表达对社会的反思……

  当然,反对的理由也是想到能够充分:一是认为在新社会学生应该接受现代教育,鲁迅等人的文章虽然经典却并不见得适合现代教育理念;二是这些作品已经没有了新意,与时代不相符,特别是鲁迅等人的文章,有些读起来甚至有点拗口,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三是鲁迅的作品现实性太强,批判力度太大,在现代社会学校应该引导学生积极的成长心态,过于消极的作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四是过于专注与鲁迅等人的文章,而使得学生不能看到现代文学的成果,而一味学习他们的作品会使得学生与现代社会脱节……

  或许还有许多人能够总结另一些同意或是不同意的理由,不过若是一直缠绕于此,这个问题就会剪不断理还乱。从情感角度而言,笔者非常赞同课本中多一些前人的经典作品。实话说,鲁迅等人的作品现实感很强,并且独具思维,对我们这些时评人来说是绝好的养料。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经典作品的作用就仅限于此。它们能够占据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必定有其特别思想或艺术特征为支撑。

  不过情感归情感,就中国教材改革发展而言,减少这些经典作品,增加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反而应该算得上是一种正当措施。若是仔细区分,应该能够很清楚的分清语文同文学之间的区别。语文更加注重的是汉语的基础性,文学是社会学科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学科,但是在基础语文当中它并不是占主导地位。既然语文处于基础地位,那么语文教学的首要工作并不是向学生展示文学的艺术性及其所反映的主题,而应该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同时,让学生了解汉语的发展以及语文的现状也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虽然当代文学的成就不如现代文学的成就高,但是其中囊括着现代语文的大致发展方向,以及现代语文的基础点的变化。而这些就是语文教学应该教予学生的。

  当然,如此一说并不是让学生放弃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爱好及学习。相反,只有在全面了解语文基础知识以及其发展历程之后,学生才能够更加有有意识地辨别文学作品的好坏,才能加深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而非是以前教育带来的人云亦云的后果。而且我也相信,除非特殊情况,否则新课本所选的文章不见得会对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台湾网网友:戈海)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