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文娱辣嘴

急救教育,传播要多管齐下(大家谈·上好急救必修课①)

2016年12月07日 11:23:48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健康意识与日俱增,但很多人缺乏必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家人、朋友、同事一旦突遇疾病,能否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进行必要的急救辅助,至关重要。相比发达国家50%左右的家庭急救知识普及率,我国的普及率仅为1%。不时发生的悲剧警示我们:急救应成为国民教育必修课。今天起,本版推出“大家谈”系列,聚焦急救教育,推动“健康中国”稳步前行。

  下期,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培训等手段,增进急救技能。来稿请寄:rmrbpl@163.com,或传真至(010)65368684。

  ——编 者

  从生活积累急救知识

  谢珍珍

  日常生活中的危险随处可见,急救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安全。急救知识也并非医护人员的“专利”,是普通人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的“法宝”,都应掌握。

  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我经历过各种抢救。事实也证明,能否在第一时间给病患正确的急救,往往对后续抢救产生全然不同的影响。

  曾有一名男子在一次车祸中受伤严重,腹部多发伤并伴有开放性气胸,情况紧急,随时有生命危险。一名路人在急救车未到之前,及时有效地封闭胸壁伤口,同时将男子裸露在外的脏器置于清洁的塑料袋内,而不是直接将其还纳回腹腔,大大减少了腹腔感染的几率,为病人赢得了生的希望。

  而另一次急救让人感到惋惜。一位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突发喷射性呕吐,继而昏迷,家属惊慌并剧烈摇晃患者。当我们赶到时,病人已停止呼吸,直接死因是窒息。家属的剧烈摇晃使突发脑溢血的病人颅内出血加剧,颅内压增高导致呕吐,因无法排出而造成窒息死亡。如果病人昏迷后,第一时间让其去枕平卧,及时清理呕吐物;用冰袋或冷毛巾置于患者前额,帮助止血和降低颅压;如果在患者呼吸、脉搏停止后,早于医生实施心肺复苏……掌握了这些急救知识,换一种处置方式,也许就不会出现悲剧。

  生命没有“如果”,错过了就是悔恨。急救知识也不难,就在一个个小举动里,诸如溺水、煤气中毒、骨折、脑出血等状况,只要多留意、多学习、多积累,就能掌握基本要领。只有每个人认识到急救的重要性,把学习急救知识当作无法推卸的社会责任,不幸才能少些、生命保障才会多些。

  (作者为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护师)

  急救传播也要融合创新

  王龙啸

  不久前,武汉一位市民突发疾病,妻子在120接线员的电话指导下进行急救,引发无数网友点赞和传播。然而,“学习急救知识,关乎生命健康”是共识,但“关注就像一阵风”的现象也常见。为何推送急救知识难吸引受众关注?急救传播为何很难“10万+”?新媒体时代,即便是有用的急救知识也需要增强用户“黏性”。

  正如一位医学院朋友所言,接线员镇定的指导、争分夺秒的节奏、紧张的气氛是工作常态,人们被视频语音深深触动,因为被置于场景中。其实,传播急救知识离不开“设身处地”,也离不开“场景外延”。换言之,急救知识的传播方式可以更多元、更开放、更场景化、更符合受众的需求,少一点严肃说教、多一点趣味吸引。

  最近,朋友圈纷纷转载的《CPR(心肺复苏)居然这么简单又这么重要》一文,就是急救传播新型化的样本。施救者与“死神”两种角色漫画式的对白介绍、有趣的语言风格,让心肺复苏这一严肃话题变得轻松活泼,也让人命关天的急救知识在传播上更高效。只要转换思维、融合创新,让公众主动关注并学习急救知识并非难事。

  急救知识的传播普及程度不仅关系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无论是政府政策引导,还是学校把急救教育纳入课堂,抑或是红十字会与志愿者组织开展培训合作,其中的“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是极为重要的一环。真正拥抱用户、拥抱趣味、主动创新,才能有趣、高效地把急救知识推送给每一个人。

  (作者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

  《 人民日报 》( 2016年12月06日 05 版)

[责任编辑:韩静]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