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胶片电影最后的理想年代
被评价为“中国最后一部胶片电影”的《长江图》昨天公映,据发行方表示,全国7000多家影院,能正常放映胶片电影的寥寥无几,若想大规模上映,就只能转为数字格式。
市场对于《长江图》的反应,也证实了发行方的说法,0.2%的排片,几十万元的票房,使得这部口碑不错的文艺片,获得了一个并不理想的成绩。
胶片转数字,在技术上应该不难实现。事实上《长江图》也有数字版上映。之所以坚持用胶片拍摄,还是更在乎画面的质感。于是,宁肯牺牲掉一些票房,也要以胶片格式为主上映,让《长江图》多了些悲壮色彩。
在数字格式全面取代胶片的时代,《长江图》采取胶片拍摄,是一种大胆的行为。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决策者就应该知道,这么做是要付出代价的,而最终还是以胶片格式公映,可见他们还在试图坚持一些东西。
胶片,是一些导演的最爱。冯小刚拍《一九四二》用胶片,是为了圆自己一个心愿,“一个时代翻篇了,挥之不去的是胶片留在心里的味道”,他这么说;《聂隐娘》所有镜头也是用胶片拍的,光、景、色彩全是实拍,没做后期,侯孝贤说:“我没办法,我就喜欢这样的景。”
导演喜欢胶片,观众也爱看胶片,但这阻止不了数码拍摄迅猛地取代胶片成为主流。胶片太笨重了,一部90分钟的电影,胶片长度差不多3000米,需要五六个拷贝,每个拷贝重约25公斤,在运送与放映方面太麻烦了。而数字电影,一个硬盘甚至一个U盘就够了。
胶片成本太高,母带制作需要花费近40万元,每个拷贝还要两三万。问题是,胶片拷贝也不是每次播放都能保持同样的质量,每场放映都会造成划痕,随着划痕的增多,大约600次放映之后,拷贝就报废了。数字电影拷贝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播多少次都一如既往。
虽然留恋胶片,但最先放弃胶片以及不得不放弃胶片的却是导演群体。和拍摄的数字素材可以现场回看、剪辑、储存相比,胶片要送回洗印厂,从素材到定稿,中间有诸多不可控的状况可能发生。从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乃至创意成本等各个层面看,数字都优于胶片。
如果所有导演都拒绝数字拍摄,那么胶片还会延长一段时间的生命。但数字技术发展太快了,在拍摄效果上,也快速地向胶片所能呈现的质量逼近,达到或超越胶片效果的时间指日可待。当质量效果这一让人怀念胶片的最后借口消失后,数字电影如同洪流,再难阻挡。
爱用胶片的导演,多少都有点理想化色彩和文艺气质。但只有少数足够大牌的导演,还能够在数字时代再坚持几年用胶片拍摄,比如昆汀·塔伦蒂诺和克里斯托弗·诺兰,《八恶人》有70mm胶片版,《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以70mmIMAX胶片格式放映,这让胶片爱好者大叫过瘾,但在主要的市场上,观众看到的还是这些影片的数字版。胶片电影,货真价实地成为小众口味。
《长江图》的导演杨超在影片上映之前,曾多次公开表达过对胶片的喜爱,如果《长江图》是“中国最后一部胶片”电影,那么杨超也很有可能是最后少数几位使用胶片的导演了。著名导演何平曾表示,还愿意用胶片来拍摄,但同时他也觉得,用胶片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而非迎合市场。可以预见的是,胶片电影在未来会有自己的商业模式,但如果想要把电影当成商品,放在市场上赚钱,拍胶片显然已经不是理性选择。
在《长江图》之后,可能很难再在市场上见到胶片电影了。包括这部电影的投资方和导演,也不见得会继续投资、拍摄胶片电影。这是胶片电影最后的理想年代。让我们与胶片电影就此别过,用数字格式继续所有人的电影梦想。
[责任编辑:韩静]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