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与中国元素成了开幕式主旋律

时间:2015-10-12 09:48   来源:京华时报

  10月8日清晨,一股强劲的北风让京城再现金秋十月应有的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在这样天作之合的好日子里,第18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式在北京中山音乐堂隆重开幕。

  在开幕式音乐会上,著名指挥余隆率领中国爱乐与大提琴家米沙·麦斯基、小提琴家郑京和一同为首都观众上演了一场恢宏大气的开幕式音乐会。在音乐会的上半场,北京与中国元素成了主旋律。中国爱乐乐团在余隆的指挥下,以华裔作曲家陈其钢的一曲极具京城韵味的交响变奏曲《京剧瞬间》开始。这首原来为“梅西安国际钢琴比赛”创作的一首钢琴变奏曲,经陈其钢先生改编成为一首交响作品,作品运用了京剧中的“行弦”与“二黄”旋律,在西方交响乐队基础上加入京剧常用的大小锣,使之京味十足又极具国际色彩。在乐曲中,陈其钢非常合理地把西方作曲中的复调对位法与乐队色彩加以发挥。乐曲在余隆与中国爱乐的精彩演绎下,大气中透着精致,喧嚣中带有宁静,把乐曲所要咏诵的千年古都底蕴展现无遗。

  紧接着大提琴家、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老朋友米沙·麦斯基,用中国作曲家邹野特意为这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创作的为大提琴与乐队作品《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继续强调上半场的中国元素。这首作品运用类似柴可夫斯基《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的形式,把《茉莉花》作为主题运用到大提琴协奏曲中,通过各种如万花筒般节奏与曲式的变化,让这首被全世界听众所熟知的旋律再次大放异彩。麦斯基的演奏透着一份亲情,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这部作品的世界首演。

  下半场余隆与中国爱乐以西贝柳斯著名的《芬兰颂》开场。作曲家今年诞辰150周年,作品首演曾得到芬兰各界人士的追捧,演变成为芬兰民族家喻户晓的战斗号角。同时这首作品因为其旋律中澎湃的激情、精美的配器成为世界交响乐团经常演奏的保留曲目。中国爱乐以略显嚣张的气质演奏这首作品,可谓太合适不过。

  在开幕式压轴大戏中,小提琴家郑京和与中国爱乐乐团联手画上了浓重的一笔,这是一场京城乐迷期盼已久的音乐会。郑京和作为第一位在世界上获得盛赞的亚洲小提琴家,艺术造诣闻名遐迩,但2005年的一次手部受伤让她阔别了心爱的舞台,直到2010年才重新开始登台。现在的郑京和珍惜每一次的舞台经历。在这场开幕式音乐会上,她用走心的音乐和对音乐炽热的爱让在场的观众感动,也带动了中国爱乐的乐手跟她一同发出激动人心的音乐。中国爱乐的很多乐手可以说是从很小听着郑大师的音乐唱片长大的。演奏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多么崇拜她,这种崇拜演变成了所有团员都甘愿跟着郑京和一同扑入音乐的烈焰里燃烧。这是音乐会现场可遇不可求的一幕,如甘泉般泼洒在每位爱乐者的心田。

  18年的风风雨雨,18年的坚持,让北京国际音乐节成为越来越著名的音乐节,也同时成为了北京的国际文化名片。美妙的音乐在一批坚守信念的音乐人手中继续,也希望这份坚持换来更多更美的艺术之花。(柯辉)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