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七分剧团三分馆

时间:2015-07-14 14:1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漫画

  徐鹏飞

  阶段性、临时性的文化输出多,有机的、常态化的文化交流少,这不仅仅是戏曲推广遇到的问题,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克服的一道难题

  地方戏曲在当下的发展困境,除了有自身形式和内容过于陈旧、存在创新惰性、脱离时代文化审美等方面的原因,也与地方戏曲舞台的衰弱有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头戏台”已经成了遥远的儿时记忆,如今取而代之的多是文化馆、群艺馆这样的“文化平台”。如果说地方剧团是带动地方戏曲突破困局的主角,作为基层文化馆的一员,我从内心期待文化馆、群艺馆能做好配角,为地方剧团搭好台,七分剧团三分馆,推动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

  好在近几年对文化馆、群艺馆开展戏曲工作来说,有不少契机。政府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相关工程,是契机之一。今年1月,《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积极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加强戏曲等优秀文化艺术的普及推广工作”,这意味着,包括戏曲在内的艺术普及推广,将成为文化馆、群艺馆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常态化工作,从机制上保证了对戏曲工作的投入。

  契机之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带动。作为一种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地方戏同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10年来,很多文化馆都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职能,并设立专门的机构,在传统文化的推广保护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完全可以借用到戏曲工作中来。例如重庆的梁平县文化馆,在有500年历史的梁山灯戏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围绕梁山灯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无论是搜集整理、创作编排,还是宣传推广,因为熟悉情况,因地制宜,做得有声有色。

  契机之三是国家对文化馆免费开放的重视,使得文化馆在人员、经费等方面得到更进一步的保障。别的不说,文化馆、群艺馆近年来举办演出、讲座、展览、培训的比重大大增加了,这也为开展地方戏的传承推广工作聚集了人气。

  这些是文化馆、群艺馆可以借助的政策优势和资源,但是多年来在文化馆工作的经验表明,比外部支援更重要的是“生产自救”。所谓“生产自救”,就是说,要持续不断地创作演出,为群众、为市场不断地生产再生产,才能保持地方戏曲的生命鲜活。而作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自身也是生产链条的一环,得了解戏曲,热爱戏曲,一头连着创作演出,一头连着市场推广,才能把戏曲传承保护的胆子“挑”起来。

  从队伍结构来看,文化馆、群艺馆原来就普遍配备了表演艺术专业干部,但因为单枪匹马,多是做联络性、事务性的工作,对专业性、业务性的工作则有心无力。这些年从地方剧团相继调入和划转的包括演员、编导在内的一部分人员,则给文化馆队伍带来了活力。以我所在的重庆为例,现在相当一部分区县的文化馆干部就是从当地川剧团、梁山灯戏剧团引入的。随着文艺院团改革的深入推进,剧团演员汇集当地文化馆的数量越来越多,部分地区甚至是直接划转合并到文化馆。这批新充实进来的专业人才,因为懂戏、钻研戏,所以在组织演出方面不仅更有针对性,而且从项目策划、剧目创作到宣传推广,都能发挥作用,促进了文化馆工作的专业性。

  力量在人,困难也在人。地方戏曲的推广,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吸引群众参与。在文化传播方式加速变革以及文化产品供给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馆、群艺馆和剧团一样,也能感受到戏曲观众流失的压力。怎样展示地方戏曲的历史文化,吸引更多人来认识它的美,怎样让地方戏曲和今天的现实生活产生联系,让当地人觉得亲切,也是需要琢磨的问题。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快,对文化馆和群艺馆的文化功能、公共服务效率、文化生活活跃度提出更高标准。目前看来,很多文化馆、群艺馆的组织宣传和传播推广工作时常还局限于老一套,灵活度不够,有效性不强,其角色身份还需要进一步转变、明确,不仅仅是作为承载演出、展览的场馆而存在,更是一个开展民众教育和群众文化交流的基地,从内容到形式都可以更“活”起来。

  在文化馆、群艺馆层面上,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地方戏曲传承发展面临的困境,挖掘传统艺术形式具有时代感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和群众的文化需求对接起来,依然是欠缺之处;让观众感知了解容易,让他们喜欢上戏曲并且参与这种艺术样式还是很难;阶段性或者临时性的文化输出多,而有机的、常态化的文化交流少。这可能不仅是戏曲推广遇到的问题,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克服的一道难题。

  《 人民日报 》( 2015年07月14日 14 版)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