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应试以得到好的分数,还是聚焦于人生教育,致力于良好的品德与人格的养成?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做得如何,还有哪些待改进与完善之处?
在日前由中华书局主办的“国学与当代教育”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就此问题展开讨论,也引发了记者的观察和思考。
教材良莠不齐,小学、初中等各学段学习内容重叠,国学诵读被呼吁却难以长期坚持等问题,是专家们谈到的当前在中小学教育过程中,传统文化教育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而如何解决国学与当代教育之间的“排异反应”,让国学或传统文化顺利融入当代教育教学过程中,仍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学校教育首先发力。教育部在去年3月26日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此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以各种形式走入学生课堂。而让教材成为国学的载体之一,不仅可以通过教师授课推动学生积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给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一个科学、规范的文本。
扎根于传统社会的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教育相融合,更需要各方发挥合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就指出,国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化民成俗”。即国学教育要使被教育者“习惯成自然”。遇到老人自觉尊重,见到儿童主动爱护,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的自然行为准则,让传统文化中所倡导的好德行蔚然成风。“从现实的、自己身边的伦理关系做起”的行为,才能真正让传统文化教育“接地气”,才能让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走出校门进入家门,真正走出书本进入生活,才能最终做到“润物细无声”。
正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黄玉峰所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人生教育——培养一个真正的人。”
当然,做好传统文化教育,还面临着西方文化的挑战。正如楼宇烈先生指出的,提起16世纪的世纪文化名人,知道莎士比亚的国人多于汤显祖,看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多于《牡丹亭》。教育一旦失去了主体意识,就只能沦为别的文明的附庸。“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加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国民素养,都需要在传统文化教育中重建文化的主体意识。
只有流传中的文化,才称得上真正的传统。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教育的融合不是“毕其功于一役”,而要随时代发展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