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生产的规范性角度来说,张艺谋和张伟平“二人转”式的关系,不能长久维持。电影是一种精密的现代工业,导演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他绝非作家一样可以闭门造小说。投资人、投资人任命的制片人、电影导演、编剧、演员是最重要的几个环节,其中导演是“中场灵魂”。
张艺谋与张伟平的恩恩怨怨,是电影界长年的热门话题。早年是恩,一个拍片一个卖片,一个低调一个高调,配合得仿佛默契;后来是怨,一个公开抱怨,另一个忍气吞声,同时关于张艺谋的负面新闻一波波涌出。给坊间添了许多谈资,真相如何却无人知道。作为旁观者,我也只能判定,人们(包括我在内)围观得有多热烈,离事实就有多远。
关于张艺谋的负面新闻,随着“超生事件”达到了巅峰,从一张合影开始,超生一事被逐步披露,最后张艺谋上电视认错,交巨额罚款,既对公众做一个回应,也是与过去做了一个总了断。签入乐视的张艺谋,总算能够安静地拍一部电影了。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一本书的出版,又将“二张”拉回公众视野。这本名叫《宿命——孤独张艺谋》的书,对“二张”之间的恩怨,做了一次总解析,并对是非作出明确的判断,从作者自己的视角,使公众对“二张”十几年的合作关系,多了一个了解的维度。
我对私人问题兴趣不大,感兴趣的是个人的合作关系,与张艺谋十几年来的电影作品有什么关系,尤其那几部争议很大的电影。比如在拍出开创性的《英雄》之后,张艺谋为何还要续貂一个《十面埋伏》?由科恩兄弟的《血迷宫》改编的《三枪拍案惊奇》,为何变成了纯搞笑电影?周杰伦、小沈阳之类的“演员”怎么进入张艺谋的法眼?《金陵十三钗》里有些情节是不是张艺谋的本意?
至少在这部书里,有些问题可以找到张艺谋方面的说法。比如北京奥运会之后,不愿闲着的张艺谋投拍《三枪拍案惊奇》,这本是一个严肃的悬疑片,但由于张伟平的力荐,小沈阳成为重要角色。违背导演的意愿,周杰伦在《黄金甲》中的戏份增加,《金陵十三钗》更由于外在压力,一些情节的处理令张艺谋至今后悔。
看来在电影艺术角度,“二人转”式的二张关系,让张艺谋在拍片方面不能够忠于自己,他的搭档施加了过多的压力,甚至左右了他的艺术选择。赚钱、赔钱的压力,也让张艺谋对电影的判断,越来越与票房挂钩,尽管这并非出于他的意愿,但观众和影评人会把账算到他头上。
电影是一种精密的现代工业,导演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他绝非作家一样可以闭门造小说。投资人、投资人任命的制片人、电影导演、编剧、演员是最重要的几个环节,其中导演是“中场灵魂”。这个组织架构越合理,这个团队就越出色,导演就越能够省心,全心投入自己的才华,拍出杰出电影的几率也就越高。
但在张艺谋和张伟平合作的16年,这种合作关系已经违背了电影规律。由于性格或其他因素,张艺谋在团队中越来越弱势,连“排兵布阵”的权力都不能完全掌握,“中场灵魂”的地位,被电影艺术的外行所取代,即使不是完全取代。这种合作关系反映到电影中,必然损害电影的品质,使张艺谋电影变成别人的电影。
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的影视搭档中,夫妻档、兄弟帮难以成事的原因,导演不能够全盘掌控电影,同时也是中国电影工业的一个顽症,很多环节靠哥们儿义气和关系人情维系,而不是靠电影本身的原则推动。电影项目可能不经意间就在觥筹交错中谈成,投资人在床头枕边决策,导演在饭桌上组建团队,演员在帷幕之中挑选,每一个环节都有人情,每一个程序都小小走偏,最后出来的电影,就成了一头大大的四不像。
张艺谋的哥们情义,就这样投射到了电影银幕,这对于一个视电影如生命的人来说,应该是最大的痛苦。他在和乐视签约时,捧着发言稿虔诚地念出“结束了长期无序和不规范合作模式,希望能有更大创作空间,排除不良干扰”这样的话,说明他对过去十几年的电影生涯,具有相当深刻认识和反思,而绝不仅仅遇人不淑那么简单,这关系到电影的灵魂。
一位中国最著名的导演,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某种意义上浪费着才华,令人惋惜。“二张”合作的教训,对中国电影具有借鉴意义,在电影这个行当里,同样应该远离“人治”,走向“法治”,所谓人,就是世故人情,所谓法,就是电影的法则。(潘采夫 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