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一名原副市长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日前,他在《检察日报》刊发了自己在狱中写就的“忏悔录”,回望人生旅途和仕途风雨,他深有感触地说:“随着权力和地位的提高,吹捧的人多了、恭维的人多了、有求于自己的人多了,我就开始昏昏然了。”
到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有如何看待自己、怎样面对别人的问题。诗人外交家李肇星喜欢的一句话就是“天使能够飞翔,因为把自己看得很轻”。为此,他告诫自己:“在世界面前,我微不足道,和祖国加在一起,赢得了些许骄傲。”
也许,一个人在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时候,能够感受自己的“微不足道”。就像这名副市长,出生农村,家境贫寒,“从小看到父亲为抚育我们起早贪黑,我立志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有用的人。”如今,身在高墙之内,他这样回忆说。
这是一个人们并不陌生的“励志故事”,勤奋好学,扎根基层,从镇党委副书记起步,先后担任处长、副区长、县委书记、副市长,可谓平步青云,一帆风顺。然而,什么时候,他产生了巨大变化呢?据他回忆:“在领导岗位上,面对巨大的物质诱惑,面对一些人挥金如土的奢侈生活,我的心理逐渐失衡,开始攀比、效仿,并逐渐贪图享乐。”
人生成长中的急功近利、日常办事中的投机取巧,还有欣羡一夜暴富的传染性情绪,是一些官员走上贪腐不归路的重要心理因素。而真正让其“昏昏然”的,是当上“一把手”后。他说:“担任县委书记,渐渐熟悉工作,掌握了‘窍门’以后,面对巨大的权力、监管的缺失、制约的薄弱,加之自身个性的强势和所谓讲义气,在我眼里已经基本没有什么纪律、制度可言。”
对于一般官员而言,宦海浮沉,荣辱兴衰,似乎就在“一把手”的一念之间。一个决定,可以让人升迁,也可以令人遭贬。还有一名官员回忆自己当县委书记时的“威风”:看哪个局长不顺眼,就可以让他走人。因此,很多官员视“一把手”为衣食父母,要么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要么小心翼翼、看脸色行事,绝对不敢流露出丝毫不敬。
对于担任县委书记职务的“主要领导”来说,吹捧和恭维如潮水一样涌来,容易变得“昏昏然”。“心里想的,是如何利用权力帮有‘用’的人多办‘事’,聚敛更多的钱财。”这名副市长反思说,“有时为了一些关系人的利益,我根本不讲制度,一句话就将决定变成废纸。”
近年来,很多贪腐官员的落马原因,远远不止买官卖官,更多的,是插手工程、干预招标,甚至直接在房地产开发中捞取好处。这名官员也不例外。作为绵阳建市以来第一个被查处的市级领导干部,2012年9月,他被判处无期徒刑。接受贿赂仅人民币一项,就达到1191万元。
能够“一句话就将决定变成废纸”,除了他掌握权力以外,当然还有个人的强势性格和江湖气。有人说,有的官员“很凶”,而“凶”的原因,就是强调个人意见的不容质疑,让有不同意见的同僚不敢发声。实际上,没有了批评意见和有效监督,这些官员在贪腐的不归路上越走越远。而今,深墙、大院、铁窗,他深切体会“做一个平凡、有用、自由的人是多么可贵”。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他终究会明白,发自内心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真诚的意见交锋,往往会超越世俗的功利算计,是拒绝猥琐和龌龊的试金石,更是人生和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清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