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自称“伪球迷”的人突然多起来。自我嘲笑、自我矮化正是这几年的亚文化主流之一。
世界杯开赛后,有两个名字像幽灵一样在社交圈游荡。一个叫“董裘迪”,一个叫“魏秋蜜”。这两人不太友好。翠花,上例句:
“西班牙对荷兰,押西班牙胜的是董裘迪,押荷兰胜的是魏秋蜜。”(某电子阅读老总)
董裘迪,懂球的。魏秋蜜,伪球迷。当然,基于该场比赛结果,上面这条很打脸,但可以说明某种传统心态。“伪球迷”曾是一个侮辱性的称呼,满满的都是自以为懂球的董裘迪们对非我族类又喜欢往看球堆儿里扎的男女的不屑。
不过,就在今年,自称“伪球迷”的人突然多起来。“哎呀,我真是个伪球迷”这种感慨不绝于耳。什么状况?什么时候屎盆子可以理直气壮地往自己头上扣了?或者说,伪球迷这个词已经被洗白了?
以我之见,这种现象并非孤立。自我嘲笑、自我矮化正是这几年的亚文化主流之一。这种亚文化到2012年“屌丝”一词横空出世达到顶点。情到浓处,以韩寒为代表的明星名人纷纷自称“屌丝”,以致出现了另一个词“伪屌丝”——这真是太不合乎传统话语逻辑的构词:你听说过“伪君子”、“真小人”,你听说过“伪小人”吗?
这种现象的心理构因还挺复杂。它首先是用词语来完成对自我的重塑。正如《话题2012》对“屌丝”的讨论中指出:“它象征着青年人愤世嫉俗和自我流放的姿态;也有人把屌丝精神视作民间的草根精神之一种,直接与义正词严的某种价值观相抗衡。”正是借由这种姿态,就像无产者凭借《国际歌》找到同志,自认的魏秋蜜们也在这杆大旗下聚集起来,发出了对世界杯这场传统上由男人、“老人”、知识者(特指足球知识)掌控的盛宴发起了凌厉的进攻。
大凡需要门槛的小众领域,技术、知识、门第、身份、资格……都会在发展到某种极致水平后触发大众的反弹。这就好像世界杯的比赛,能进场入座的永远是少数人,多数人只能聚集在场外自HIGH。
按照老派电影里的安排,进不了场的球迷在场外,会有温馨的镜头:老爸让儿子踩在肩上,狐朋托着狗友的脚后跟,如果正好有一棵大树,或许月亮都会变成心形……但是潮流变了,他们不再踮着脚尖骑着马去追求惊鸿一瞥,他们自顾自地玩着人浪,不需要场上球员看见,不需要电视画面捕捉,他们向自己与同道,而不是向世界证明:我们没有门票,也可以分享快乐与满足。
马云说(真的是他说的),我们不投资足球,我们投资的是快乐。如果不是世界杯的某一侧面,某个碎片,让你或曾让你心动,就不会有伪球迷这个群体。写到此处,我刚看到一位80后小朋友发了一条微博:
跟弟弟打电话,聊起世界杯,他表示一如既往支持梅西,支持阿根廷,在分析各队实力的当儿,俺插了一句:“巴西更强吧,有卡卡,有C罗。”“C罗不是巴西的!”“阿根廷?”“葡萄牙……伪球迷![抓狂]”郑重声明:俺不是伪球迷!俺只是打酱油的!另支持一下法国,纯为齐达内。
看到了吗?世界杯铺天盖地,你仍然可以特立独行。六月与七月,你可以像某女在群里说的:“男人追逐足球,我们相伴读书”,也可以只沾光公司12点上班而不理会其所何来。又或者,你是打酱油的,但你爱齐达内。你会因为各种个人原因介入这场盛事,那个光头,那群男模,那片桑巴,那些深夜……完全不感到羞耻。你可以走上去和对方碰一碰杯,握一握手,说:我叫魏秋蜜,董裘迪我们一起看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