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书法:廖 奔 版式设计:宋 嵩
2013年的中国荧屏,唱歌、跳舞、游戏、益智竞赛、真人秀轮番登场,形成了浓厚的消费文化氛围,无形中消解了电视剧的影响力。也因此,中国电视剧从重重综艺节目中的突围努力,成为盘点这一年的关键。
携“历史”突围——
叫好与叫座如何双赢
历史题材正剧历来是业界宠儿。只有资本雄厚、素质过硬、历史兴趣浓厚的创作团队才有创作历史正剧的实力,因而每每出现这样的大剧,都会掀起收视热潮。然而2013年却画出了历史正剧的别样年轮。许多大制作、大明星、大手笔的历史题材正剧备受行业期待,最终却遭遇收视滑铁卢。如《楚汉传奇》《大秦帝国》《赵氏孤儿》等,这些剧情节和人物贴近历史真实,在视听、造型和美术呈现上都很讲究,赢得了专家圈内的叫好,但是收视率却不理想,叫好不叫座。可以说,在这一年的历史题材正剧面前,雅俗审美分野极其明显。电视剧的两难境遇也凸显出来,一方面,作为大众艺术必须争取尽可能广泛的受众,收视率是不分社会层次的,另一方面,泱泱中华需要一批真正的历史剧留给未来,电视剧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不能放弃。
必须看到,历史题材正剧的遇冷和大的文化氛围有关。随着几代学人的老去和新兴学科的兴起,有着深厚历史情结的群体逐渐退出,年轻一代的视线被新的关注点吸引,历史情结在文艺创作中淡化。除此以外,大众艺术审美标准的改变也是重要原因。秦汉(包括先秦)剧从画面呈现上看,颜色沉重,不够明亮,人物造型古朴,不够华美靓丽,历史因素限制了视觉上的表现力。前几年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剧都不乏大制作、大明星担纲,就收视情况来说,都不是很理想。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不仅是创作的问题,也是大众的审美标准改变的问题。大众审美焦点的移位,应当是电视剧市场研究的话题。
携“家庭”突围——
话题性和现实感如何对接
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经由媒体的推波助澜,极易形成话题。这给电视剧创作提供了空间,也容易引起大众的共鸣。自刘江执导的《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之后,现实题材的家庭剧就持续走高,2013年达到市场和口碑双赢的高点。《咱们结婚吧》《第22条婚规》关注大龄男女,看看公园里代替儿女相亲的大军、网络相亲的流行以及相亲节目的火爆,就知道这一话题的亲民性;《辣妈正传》《小爸爸》《小儿难养》《老有所依》涉及的话题,也都是时下的社会热点。由此可见,现实话题电视剧之所以久热不衰,是因为其与大多数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唤起观众的思考。电视剧以“深度解读”的方式表现独苗婚姻、育儿压力、大龄剩女、大学生就业、职场生存、隐婚、北漂、养老等社会问题,继承了艺术关注现实的传统。
但大打话题牌也使得这些家庭剧或多或少带有讨好观众的成分,有意增加轻喜剧的元素而不敢一问到底,回避真正的社会问题而专注于有闲、有钱的小资情调和婆婆妈妈,在真正的“现实感”和现实批判的锋芒方面,还亟待提升。
携“青春”突围——
内容创新和形式探索如何共进
当代军旅电视剧是近几年的热点,受到青年观众的追捧。在和平环境中,在体育赛事缺乏亮点的时代,“我相信未来我相信明天,我相信伸手就能够到天”的青春理想在军旅剧中最能得到响应。这种唯一性为题材的胜出奠定了基础。
国防科技的发展、大学生入伍、对“80后”“90后”独生子女的担忧,让社会对当前的军队建设有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种兵”系列剧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因其“特”。青年女军人,本就是军中之花,如何在当代环境中克服女性的矫情和娇气,成为坚强和柔美并具的军人,这一问题本身就构成了悬念。在这一背景下,《特种兵之火凤凰》成为2013年收视排行榜中的新军,也就不难解释了。青春燃烧的军旅剧既丰富了军旅题材的表现内容,也试图探索当代青年审美观念在军旅剧中的表现形式,这种探索引起的争议同样需要深思。
突围的冷思考——
认清趋势比总结成败更重要
回望这一年,成就与遗憾尚在其次,对创作倾向和对未来的预测应当是更重要的。对中国电视剧来说,娱乐至上观念的正当化并渐成气候,是需要警惕的趋势。“雷剧胜正剧”已不仅是个别现象,大有蔓延之势。如果不及时纠正,继续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电视剧将难以避免地沦为浅薄的娱乐品。
好在主旋律大剧带来了2013年度荧屏的晴朗收官。领袖传记剧《聂荣臻》和《毛泽东》都获得良好口碑,抗战传奇剧《打狗棍》成为年末黑马,不仅收视率走高,而且口碑不俗,复播率短期内直追《亮剑》。
《毛泽东》以中国近代革命为背景,用毛泽东的一生贯穿了中国革命史和近代史,不仅成功塑造了多位党的领袖人物和各具性格的小人物,对国民党各级人物的表现也更加实事求是。知识阶层和有革命史情结的中老年群体成为这部剧的忠实观众。讲述“杆子帮”传奇故事的《打狗棍》,把反毒品作为重要的叙事中心,把非法致富和正义经商这一当代主题新奇而张扬地表现出来,传达了燕赵豪侠之地的正义、正直和刚毅,给荧屏带来浩然正气。它们的出现,让我们对电视剧的突围方向坚定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