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家:胡祥
电影:《地心引力》
导演:阿方索·卡隆
主演:桑德拉·布洛克、乔治·克鲁尼
上映日期:2013年11月18日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太空环境的自由性让导演擅长的长镜头如鱼得水,独特的心理视角加上强大的数字特效让人身临其境,开篇铺陈精彩,后半段太过平淡。
《地心引力》的故事特别像一篇短篇小说,两个宇航员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被抛入黑暗的太空,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重新返回地球。只有两个人物,或者说只有一个女主角,但是导演活生生将这部短篇小说拉成一部表现心灵史的长篇小说。
导演阿方索·卡隆可能是最会将科幻电影拍出沉闷效果的导演。2006年的《人类之子》让人见识了他惊人的长镜头调度能力,那样一部融合了反乌托邦、恐怖暴力、激烈战争场面的科幻电影愣是让他拍出了沉闷的文艺片味道。《地心引力》最大的特点是通过逼真的特效镜头模拟现场感,这种现场感不是以往科幻电影中面对外星生物的陌生感,而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恐惧感。
电影开篇是一场注定会入选最佳科幻镜头的戏,飘忽游荡的长镜头,极其轻松的日常对白,井井有条的秩序感,虽然表现的是危机四伏的外太空,但是却营造出一种安全感。直到突如其来的卫星碎片才打破了这种安全感。这时镜头切换变快,音乐变得急促,观众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其实只要简单对比一下就会发现,这场戏和《人类之子》中那场著名的车内长镜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由一种生活的秩序感突然进入一种戏剧的紧张感,人物都被困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内,就像观众都被固定在影院的椅子上,想挣脱却不能,这就是导演的功力。而且因为太空这个特殊的环境,让他最擅长的长镜头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摄影机穿过宇航服的防护罩,视线化成女主角瑞恩眼中的太空,从一种围观的客观视角变成了很有代入感的主观视角,将她在太空中的颠簸翻转、绳索的惯性反弹力量都逼真地表现出来,整部电影最大的意义也就显而易见——表现一种真实的太空体验感。
在我的印象中,将太空体验感做得最好的当属库布里克的《2001漫游太空》,片尾男主角鲍曼经历了一次接近光速的穿越,他所见到的太空瑰丽的景象近乎神迹,成为后来无数科幻片致敬的经典场面。《地心引力》则完全相反,它还原了太空中的真实画面,就像它片头标示的宇宙温度那样客观,寂静无声,深不可测。它是一部太空写实片,但是它的情感核心其实是在地球之上。瑞恩在濒临死亡时怀念的是地球上最平常的狗叫声,婴儿的啼哭声,对家庭温暖的回归才是它的主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会理解为何电影在完成开片惊艳的长镜头后就变得沉闷了,因为此时它与任何一部反映迷失在都市、森林、孤岛上的电影已经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关注的是她如何返回地球,并不是她在太空中获得某种超验性的体验。开场一直紧绷的弦似乎一下子就断了,已经毫无悬念,导演的贡献也就到此为止,接下来的惊险的火宅逃脱,又一次碎片撞击场面,则更多是数字技术的威力。更为要命的是,女主角瑞恩一个人的故事难以形成戏剧感,最后硬生生加进了一次马特重回飞船的幻想场景,其实是编剧一个牵强的“解释”,反而破坏了它一直保持的纪实感。反观同样是表现一个人的太空的《月球》,从头到尾都保持着一种悬念感。
将《地心引力》捧为是今年最佳科幻电影,有些言过其实,但是将它评为今年最具体验感的电影却是实至名归。原因很简单,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对太空感的模拟,而在主题上则是比较常见的自我牺牲、回归家庭,缺少对永恒与未知的探索。它展现的是科幻电影在表象上所能达到的极限,但是几乎谈不上思想深度,甚至远不及导演以前的《人类之子》,算得上半部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