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读者最不容“敷衍”

时间:2013-09-27 15:06   来源:人民日报

  又遇儿童团(漫画) 徐鹏飞

  儿童文学既要满足小读者,更要提高小读者,致力于培养他们的高雅趣味和高尚情操, 孩子们会喜欢那些“让他们费劲的文字”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后备力量。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少儿出版管理和市场整治的通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年儿童成长的亲切关怀,对精神产品创作生产健康繁荣的大力支持,是以优秀作品抵制低俗之风的又一重要举措,非常及时和必要。

  作为少儿出版的重要组成,儿童文学一直是孩子最具亲和力的精神食粮,在孩子们成长过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不可替代。当前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几代作家同台竞技、辛勤耕耘,创作主题多样,形式风格丰富,而且借助新媒体、网游、手机等,新的体裁、新的美学主张和新的艺术业态不断生成,作家创作思路和技艺更为丰富,为更加立体地展现少年儿童心灵、拓展创作空间开辟了广阔道路。

  但是,在开展少儿出版管理和市场整治之际,儿童文学也应主动反思,要找准问题,形成合力,加强引导,清理环境,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守崇高职责。

  坚持正确方向和文化使命是关键。少年儿童可培养、可塑造,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最认真、最不能敷衍的读者。儿童文学的职责就是既要满足小读者,更要提高小读者,致力于培养他们的高雅趣味和高尚情操。《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等童书的作者、美国作家怀特曾强调说,“任何专门蹲下来为孩子写作的人都是在浪费时间”,孩子们“会喜欢那些让他们费劲的文字”,要扭转通俗化写作相对热闹与艺术化写作相对寂寞的局面。轻松、滑稽、搞笑不是不可以,但要能给人以思索、追求、向往;青春、都市、时尚也需要,但如果太轻浮则无助于儿童精神的成长;侦探、玄幻、奇幻等类型化写作有市场,但如果浮泛、浅薄之作多了,就会挤压品格高雅之作。如果进而让低俗、凶杀、暴力甚至淫秽色情侵蚀了少儿读物,就会对少年儿童的心灵犯下不可原谅的罪恶。因此,下力气提升少儿读物特别是儿童文学的思想内涵与精神品质是当务之急,必须增强儿童文学创作生产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未来意识,有胸怀,讲境界,立意高,拒绝商业化。中央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工作导向,少儿读物的创作生产一定要着眼于全体少年儿童买得起、愿意读、能受教益,既让城市孩子喜欢,也受农村孩子欢迎。让充沛的人文情怀,真善美的正能量,明朗隽永的艺术品格,成为少儿作品市场的主色调、主旋律。

  纠正创作生产虚热的现象,让原创成为重要的推动力。艺术生产力大解放、创作活力大释放,是当前文化发展的显著特征,但跟风、模仿、搭车出版的出现,对独创和原创产生着日益严重的不良影响。如果校园小说流行就一哄而上,动物小说热了又趋之若鹜,幻想文学风头来临便争相效仿,名作家成功一个模仿一个,必然造成创作生产的虚热。文艺创作内容为王、创意制胜。有出息的作家总是在尝试没有人做过或者没有人做到的事情。如果只想不费劲、早出名,满足于跟在别人后面或者重复自己,断然成不了大气候。要抬高出版门槛,延长创作生产周期,让童书作者葆有走到孩子们中间的热情,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业务进修、艺术积累,对文本反复锤炼,提高原创水平,为孩子们多写中国故事,弘扬民族气派,传承中国文化。要继续完善少儿读物出版考评机制,不让数据、指标、码洋、数量左右少儿创作生产,从制度设计上保障作家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博采众长,安安心心提供原创内容,在潜心创作中激发活力与创造力。

  充分发挥评论的引领作用。德国剧作家莱辛在《汉堡剧评》里说过,一切批评的声音“不论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左的还是右的,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对于艺术家来说,“也比冷淡的景仰有价值得多”。当下的文学批评人们之所以不关注,作用之所以发挥不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冷淡的”、言不由衷的“景仰”多,真正切中创作时弊的批评少。儿童文学创作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需要理性、科学的批评,需要润物细无声的引领,大家都说真话,事业才有希望,营造说真话的氛围,再难也要迎难而上。批评家要肯把功夫多花在深入、细致、刻苦的阅读上,甘坐冷板凳,受多余苦、得小回报。进一步探索建立儿童文学审美评判、价值评判机制,强化少儿创作生产的特殊审美性和公益性,鼓励作家多向文学经典看齐,着眼未来,增强文学性,提高品质境界,以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提升少年儿童的精神品格。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