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紧的是把“电影”这件事做专业,一味陶醉在忽悠而成的泡沫中,忘了警醒反思,就只能祈祷老天爷赏饭了。
端午小长假过后,一部国产电影成了网上议论热点——由刘德华、林志玲主演的《富春山居图》,虽然口碑奇差,自上映后就遭网友各种嫌弃和吐槽,但票房竟奇迹般地一路飙升,突破两亿元大关。这种“高票房与臭鸡蛋齐飞”的怪象,不仅令业内人士称奇,也被大众热烈讨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是这么一部差评如潮的电影作品,凭什么获得如此票房佳绩?
其实,看电影是件个性化的私事,观众掏钱买票,除了导演、明星、制作这些因素,更主要的是看自己的闲暇安排和经济条件。《富春山居图》档期正跨端午小长假,又没有很强的竞争对手,加之2012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已达170亿元规模,基本的市场大盘为这部“大片”垫了底,故而高票房一事完全解释得通。《富春山居图》遭遇的唯一有竞争力的对手《钢铁侠3》票房超7亿元,即可佐证。
从陈凯歌的《无极》、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到冯小刚的《夜宴》,再到今天被讽为“奇葩”和“烂片巅峰”的《富春山居图》,中国观众的期待每每落空,对国产电影“技术”“制作”“国际化”的几张牌越来越没有信心,对中国式大片的各种忽悠已近忍无可忍。
总结起来,中国式大片的忽悠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条。
其一,大肆炒作,荤腥无忌。现在电影炒作已从传统的炒名导、炒明星,发展到无所顾忌地编造投资规模的地步了。拉一个好莱坞名人就敢贴“国际大制作”标签,至于炒绯闻、炒丑闻手法更不在话下。不良的操作手段导致业界生态恶化,优秀作品推介机会不多,而粗制滥造的所谓“大片”倒占尽版面和屏幕。
其二,资本开道,档期游戏。在激烈的院线争夺战中,很奇怪的是,有些国产电影的档期竟然可以通过各种手法一改再改。把“硬角色”挤到一个档期里死磕,自己“幸运地”挑到软柿子,这样的几率有多大,又玩着怎样的暗箱游戏?在如此环境下膨胀起来的国产高票房电影,拿到国际市场能有几分成色?
其三,漠视批评声音,收买“水军”吹嘘。和中国电影市场迅猛发展的势头比起来,中国影评的丰富性与专业性明显不足。目前内地观众获取电影相关信息的渠道非常少,还多被院线或影业资本所控制,中立、客观的影讯影评十分匮乏。一些影片不惜采取收买枪手、网上群殴等手段,鼓噪吹嘘,攻击对手。卑劣下作如此,又怎么可能拍出佳作?
其实,以现代商业的观点来看,“忽悠人”也是门技术——电影需要好的宣传。但是,无论什么行业,都要靠“专业”安身立命。专业的人需要良好的环境扎扎实实做事,不仅要把宣传这件事做专业,更要紧的是把“电影”这件事做专业。否则,一味陶醉在忽悠而成的泡沫中,忘了警醒反思,就只能祈祷老天爷赏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