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的文学奖项到后来都不是在评作品了,有点像在评先进。”全国人大代表、作家阿来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时,针对国内文学奖评选乱象直言不讳。他指出,很多奖评到最后往往变成了评先进、分果果,打招呼、拉关系的各种不正之风也普遍存在,评出来的一些作品、作家名不符实。
作为享誉当代文坛的著名作家,种种文学奖评选活动阿来参加过不少,还做过国内一些文学奖的评委,评奖内幕自然知晓。诚如其所言,如此评奖,一次得奖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大家就可以拿着证书去评职称、调工资了。这样的文学奖对个人有好处,对文学却是一种伤害。
文学创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优秀文学成果是涵养人的精神世界,推进社会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源泉。为将一段时期内的优秀文学作品遴选出来,褒奖卓有成效的文学创作人才,从国家到地方相继设置了不少文学奖项,应该说,其中许多奖项“设”得其所,很有必要,也确实对鼓励文学创作、推进文艺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又不能不看到,当前,一些文学奖项的外在影响力有限,别说引不起国际关注,就连在国内、在当地也乏人问津,有的甚至沦为了圈内少数人自娱自乐的节目。由此带来的后果,便是助长了文坛不正之风,使过分功利化思想与行为大行其道,许多真心挚爱文学的作者、读者的热情遭致挫伤。
文学奖项影响力不足,很大程度上与其公信力欠缺有关系。正由于有些文学奖项的评选像作家阿来痛陈的那样,被掺杂进文学之外种种不良因素,奖项评选过程及结果难以让人信服,致使其变了味、失去了应有的魅力,无怪乎引不起公众共鸣、提不起人们参与和关注的兴趣。这种不良的文学评奖态势,蚕食着社会对文学的热望,阻碍了文学本身的良性发展,亟待加以扭转。
应该说,文学奖项评选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这些年来一直摆在那里,也曾受到人们的种种非议,但遗憾的是,非议归非议,一些奖项该怎么评照样怎么评,有的奖项评选中出现的问题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
我们常讲,改革需要抓准时机,我看,推进文学奖项评选机制改革,促动文学发展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同样需要抓准有利时机。这次,作家阿来将这一领域的问题带到了全国两会上,相关媒体继而将之报道出来,积极营造社会关注的浓郁氛围,那么,真切期望借此之机,使这一问题的不断化解能有扎扎实实举措,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让文学奖项在发现与培养人才、为社会奉献更多优秀作品的正能量得以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