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与美式世界观

时间:2013-03-04 14:59   来源:广州日报

  《逃离德黑兰》(Argo)是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它讲述了一次不可思议的营救行动:1980年1月,“伊朗人质危机”发生两个多月后,美国特工托尼·门德兹把6名被困在伊朗的美外交人员伪装成电影从业者,使其顺利回到美国。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导演本·阿弗莱克将33年前的历史再现,尽管某些细节失真,但这部好莱坞大片依然以紧凑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情节赢得了极高赞誉。

  然而在一片叫好声中,伊朗国内声音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伊朗政府认为这部影片没有反映出伊朗的真实面貌。

  其实,在好莱坞电影中,中东题材的影片已形成了一种单一性机制:作品必须以欧美的审美情趣、鉴赏品味作为唯一机制,必须符合欧美语境中特有的“中东主题”,符合美国政府与媒体塑造的“中东形象”,也要符合普通美国人心目中的世界观。

  这种奇怪世界观背后,不能说是好莱坞一手制造,但它肯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好莱坞电影不会告诉你以下事实:中东创造过灿烂的文明,中东也有热情好客的普通民众。不过好莱坞电影也有自己的苦衷,如果它一旦试图修正美国人的世界观,换来的恐怕是上座率丧失,投资方会同意吗?因为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的预言,再加上“9·11”惨剧,都只能让美国人更加坚信自己世界观的正确。

  令人担心的是,在伊朗核问题悬而未决,战争威胁愈演愈烈的当下,《逃离德黑兰》镜头中的伊朗形象,肯定会对普通美国人对伊朗的印象产生误导。如果未来伊朗核问题出现重大节点,美国国内民众的错误观念必然会大爆发,甚至会左右白宫和五角大楼的最终决策,这又何尝不是狂热?

  眼下在全美热播的美剧《国土安全》,同样反映了美国人的类似世界观,该剧用镜头语言把恐怖分子与特定的宗教画上等号。类似中东题材的影视剧在美国的火爆,背后正是体现了美国人眼下的世界观。如果认为全球事务中美国人最关心的是中国,或拥有核弹头最多的俄罗斯,那你就错了。以2012年美国大选期间,总统的四场电视辩论为例,共提到中国67次,俄罗斯25次,但依然算不上最关切,他们最关注的地方就是中东——提到伊拉克(33次)、以色列(41次)、叙利亚(40次)和伊朗(70次)。此外“中东”本身还被提及31次。如果单纯按国别统计,候选人提及最多的国家是70次的伊朗。所以,《逃离德黑兰》此时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你会觉得奇怪吗?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