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央视蛇年春晚进行了首场带观众联排,全程节目单曝光。席琳·迪翁将演唱《我心永恒》,并与宋祖英合作演唱《茉莉花》。郭德纲、于谦的相声《我要成功》,被排在零点敲钟前,取代了往届赵本山小品的位置。(1月29日华商报)
听过郭德纲以前的相声段子《我要上春晚》,再一看这条新闻不免有一种忍俊不禁的幽默感。作为一名“非著名相声演员”和所谓的“主流”之外的民间艺人,郭德纲登上央视春晚具有一种象征性的意义。这种节目选材的突破,不仅对郭德纲本人意义非凡,更对电视机前的观众有了交待。
春晚总导演哈文在2012年春晚筹备过程中就曾发表过“不拘一格选节目”的说法,其中对于歌舞节目的“瘦身”以及“无插入广告”的做法,的确赢得了全国电视观众的好评。而今年连任总导演的哈文又再次对春晚挥动“手术刀”,对于春晚的语言类节目进行了创新,并“破天荒”的邀请了郭德纲的加入,取代了原先赵本山的压轴节目。
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笔者认为应该“让节目的归于节目”,不应该让纯粹的节目承担过多的宣教职能。原先的语言类节目例如部分相声和小品,包袱老套、语言夸张、表情僵硬,甚至有很多的台词都是抄袭或者直接照搬网络流行语,这都让观众产生“寡然无味”之感。所谓好的曲艺作品,首先必须是原创,新鲜的才会让观众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再者必须来源于生活,在普通民众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而不是直接照搬网络段子应付;最后就是演员必须有“亲民”的气质,不应该一副说教的嘴脸,大过年的谁看电视来上课?
郭德纲上春晚的另一个意义,便是“取代”了赵本山为首的“赵家班”。本山大叔之前的小品如《三鞭子》《拜年》等都颇为淳朴,也具有生活气息,而近几年的小品则更加局限于东北人情境下的搞笑故事。另外小品所反映的对农村人的讽刺以及伦理哏的过度使用,这些都使得作品的格调不高,笑点则显得低俗。类似的作品在地方春晚尚有市场,但是作为全国性的春晚则有失水准。郭德纲通过“老瓶装新酒”将生活段子利用传统曲艺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作品从观感上要胜于“赵氏小品”。(王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