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错“甄嬛”读音利于汉语理性传承

时间:2012-12-28 14:3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似乎汉字该读什么,读错与否完全不会影响社会的进步,这看似符合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但这样的短视思维,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的来讲,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26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2012年十大语文差错”包含了常读错的字“酵”,也有媒体常会搞混的“酒驾”和“醉驾”,还有明星们经常犯的错,比如大S误用的“贱内”等。被几亿国人念错的“甄嬛”的“嬛”字(应读xuān),因其日常实用性不高最终躲过了“十大”榜单,《咬文嚼字》总编郝铭鉴开玩笑说,“人家还要拍第二季,就不泼冷水了。”(12月27日《羊城晚报》)

  即便是在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很难说就此可以脱离传统文化甚至是古老汉字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其所传递给我们的再也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而是一个国家乃至于民族对待文化的态度。因此,规范乃至于剔除汉语在使用过程所存在的一些谬误,对于当前来讲,仍是一种十分有必要的行为。

  就拿此次《咬文嚼字》所评选“十大语文差错”来看,其中就不乏一些我们常用的错别字,特别是对于甄嬛中“嬛”字读音的考证,更彰显出学者对于汉字的尊重。实际上,从汉语发展的角度来讲,我们今天所采取的汉字读音是从古汉语所继承中来,而古代记录读音所采取的反切,无疑也就成为我们今天辨析读音最为可靠的证据。比如汉代文字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对于“嬛”字这样解释道:“嬛,材紧也。从女瞏声。《春秋传》曰:‘嬛嬛在疚。’许缘切。”这其中,“许缘切”就是一种标音的方式。

  不过,正是这样理性辨析,却一度让“咬文嚼字”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使之成为鲁迅笔下那个“茴字有几种写法”的迂腐典型。这般症候,依附于当前这样一个迅速变革的社会之上,难免也与功利化社会的浮躁物质心态有密切的关联。但更多表现在当今一些人对于文化传承所表现出的静默。在他们心中,似乎该读什么,读错与否完全不会影响社会的进步,这看似符合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但这样的短视思维,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目的来讲,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应当看到,“咬文嚼字”本就不该成为一种令人评头论足的批判对象,反倒更应成为一种全民参与的生活态度。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其是否能够得到长足发展与振兴,更加关乎一个民族个体对于其态度的多寡,而不应取决只有少数人参与的游戏方式。所以说,只有全民的社会成员能够尊重我们的文化,对汉语保持一份尊重,“咬文嚼字”,最终也将终结其使命。

  回顾过去,在类似于“一字之师”这样的成语典故当中,我们见惯了古人对待汉字顶礼膜拜的虔诚心态,更也读出了一份对于文化自信的态度。相反,在今天我们还在为邻国“汉字申遗”等匪夷所思的新闻感到扼腕叹息时,是否也曾想过,对于我们国家的文化传承,我们是否尽职尽责?而对于我们惯用的汉字是否做到最起码的敬畏?少错用或者少读错一个汉字,或许对于个体来讲,称不上是一种圣人的情怀,但这种由点滴积累所带来的裂变效应,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复兴的效力来讲,显然是不容忽略的。

  可遗憾的是,纵观当下,不单是国民,甚至连起到宣传效应的媒体,也都在无法避免滥用错字的发生,读错或者是读半字的现象更是在当下中国不绝于耳。纵然是当前我国教育水平逐步上升,然而一个甚至连本国文化的汉字都无法准确识别的国民,又怎能奢谈让中华文化使之传承呢?由此看来,“咬文嚼字”的做法,不仅不是“鸡蛋里挑骨头”的矫揉造作,更不是与现实脱轨的屠龙之技。事实上,若没有对文化的敬畏,即使是本国的其他硬实力再怎么领先世界,都无法真正让民族的文化自信得到进一步提升。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