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期待怎样的文化强国

时间:2012-11-27 11:08   来源:钱江晚报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免费WiFi”。这句话,对外地人特别是年轻人来说,像是梦中的天堂。人间天堂杭州做到了,成为全国第一座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免费无线上网福利的城市。这份福利,就像10年前杭州推出西湖景区所有公园向世人免收门票一样,充满着慷慨和自信。

  微博里,一位网友转发的一张照片吸引了我。这是杭州地铁武林广场站一幅名叫《阳光·秋葵》的青铜作品。武林广场,从前叫红太阳广场。阳光、葵花构成的画面,艺术所展示的魅力令人神情向往。而画面与地名的暗合,又将艺术的欣赏功能,与线路的辨识功能巧妙地结合起来,它让我形成这样一个感觉:在杭州,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同样有着文化的福利。

  据说,杭州公共地铁站,未来的所有线路,都以一站一故事的手法,通过艺术的形式,向世人展示或演绎杭州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象。杭州地下的文化艺术景观,与地面的自然人文景观,相得益彰,你已经分不清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在拥抱百姓,还是百姓在拥抱这座城市的文化。在我眼里,这座城市,乃至生活、游走在这座城市的人们,都是一个个文化的符号。

  文化,之于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种融古通今的自信与自重。费孝通先生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于文化和谐的一种向往。上周,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办公室、市委党刊《杭州》杂志社、市委办公厅“文化生活”课题组,以“让生活文化起来”为题,邀集各路专家探讨文化与生活的关系。一座城市的决策者,俯下身来听取对于文化的声音,这本身就是一种追求的姿态,令人欣慰,并看到一个魅力生活的未来。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小康社会,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同样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的富足。也因此,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而对于一座城市的文化建设工程来说,它是一种福利,是文化惠民工程,也是民众应得的文化权益。它是人民群众感受一座城市发展的自豪感的象征,是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幸福感的品嚼,是工作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心灵归属的体验,也是民众与社会之间相互寻找认同感的载体。它是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杭州地铁站,那些最醒目的位置,卖广告位,一定能赚大把的钱。但是,它让给了文化。它给人们在视觉感官上,留下了一片旷怡的空间。没有商业的局促,没有令人喘不过气来的生存紧迫感。这便是一座城市的自信,是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文化权益的呵护,也是一座城市人文关怀的细节。而杭州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免费WiFi,则更是这座城市经济实力与文化实力双重自信的集中展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这是因为,离开精神文化的丰盈,就谈不上真正幸福的生活,谈不上美好的人生。而要让百姓的生活文化起来,首先要使文化福利起来。文化的福利,绝不是一座城市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对于民众精神生活的某种施舍与恩惠,而应该是对民众文化权益的补偿与还债。文化福利,其实是执政者在民生建设上,欠给老百姓的一笔精神债务。只有将文化改善纳入民生改善的范畴,将文化纳入公平公正的范畴,纳入幸福指数、生活质量的范畴,文化才可能成为一种社会福利,成为一个民生工程,而不是形象工程。这么多年,作为中国唯一不收门票的世界文化遗产,5A级风景区西湖,得到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回报,是园林部门账面上减少的门票收入与之无法相较的。文化惠民,是决策者需要克服短视、放眼长远的一种魄力体现。它可能需要割舍的是眼前利益,也可能需要在批评与质疑声中不断完善,勇于担当。

  我们可喜地看到,文化与小康一样,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迫切的历史使命,这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必由之路。一个文化无处不在、惠及社会生活角角落落、惠及所有百姓的国家或者城市,这个国家或者这座城市中生活的人们,是有激情的,是有幸福感、自豪感和心灵归属感的,这就是创造文化、创造财富的源动力。自古以来,杭州贡献给世界无以斗量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杭州在营造文化氛围、提供文化惠民上,再次走在了全国一线城市的前列。这就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结合的实践。

  文化福利,是民众精神富有必不可少的基础。它像一缕阳光,照到哪里,哪里就会有沐浴着幸福的笑脸。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