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做作,没有失控,没有刻意而为的斧凿之痕,这是我听到的最具亲和力的贝多芬演奏。音乐超越了音响条件的局限。“发自内心,抵达内心。”
某日,在德国慕尼黑四季酒店,鲁道夫·布赫宾德与弗里德里希·古尔达相遇,古尔达问行色匆匆的同行:“您这是要去哪儿?”布赫宾德回答:“去音乐厅,弹我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古尔达问:“告诉我,您难道还没有对贝多芬厌倦?”布赫宾德答曰:“不会的,我从这样的杰作中总能发现新东西。”
这是布赫宾德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在德累斯顿现场演出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录音CD所附小书中由德国著名评论家约阿希穆·凯泽讲述给我们的。凯泽特地说明,这两位钢琴家彼此充满敬意,因此这番对话完全是友好的。
古尔达也是弹奏贝多芬的钢琴名家,他的这番话其实是任何一位从事演奏的人必然面对的“二律背反”——没有一定的经验,演奏难以达到游刃有余的技术熟练;而过多的演奏,却不容易使演奏家保持最精湛的演奏应有的新鲜和即兴感。
那么,布赫宾德呢?这位66岁的钢琴家在世界各地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已超过四十遍。
10月18日,北京三里屯橙色大厅,鲁道夫·布赫宾德演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系列音乐会之五,四首奏鸣曲分别为A大调第二、E大调第九、D大调第十五《田园》、E小调第二十七和著名的F小调第二十三《热情》。
从头至尾,最让我感动的是大师在技术的高度熟稔和音乐表达的清新自然这二者间达到的堪称完美的平衡。早期奏鸣曲的清新感以及贝多芬的即兴和幻想色彩,在布赫宾德的维也纳式音色中体现为最本真的表达,有时让我自然地想到以伟大的即兴大师著称于当时的贝多芬本人——事实上,我在很多时刻心甘情愿地闭上眼睛,完全放任自己的思绪和情感穿越时空,到二百多年前的维也纳,相信听到的就是贝多芬大师本人的演奏。有些为贝多芬早期钢琴创作所独具的效果,如《田园》末乐章尾声的风笛式低音,十六分音符的颗粒感与分量感是以高度考究的精湛手法弹奏的。
在《热情》中,布赫宾德敏锐的风格感使他极为得体地加强音色的分量和表情饱和度,但即使在技术上最棘手的段落,包括那些低音区的深沉咆哮,音乐的内在流动感也丝毫未受影响。听这样的音乐,我不能不慨叹像凯泽这样的评论大家的独到眼光。他慨叹:布赫宾德最大的与众不同在于他的演奏彻底远离浮华,而这是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后期作品常难以彻底避免的现象。
济慈在他的《希腊古瓮颂》结尾有这样的诗句:“美即真,真即美。”而这是极难达到的境界。太美的东西常是需要牺牲真实方能得到的。而在布赫宾德的演奏中,这二者以如此自然的方式达到了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