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

时间:2012-10-08 09:53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文人写中秋的诗词很多,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宋人胡仔对其评价极高,认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

  胡仔为南宋诗评家,生于北宋,对苏轼坎坷一生,要比后人了解得具体而且深刻,因而话说得有点偏袒,不免抬爱。但细细琢磨胡仔的说法不无道理,因为在中国人的脑海里,不假思索,就能脱口而出的写中秋的旧诗词,除了苏轼这一首外,再无其它。也许冯梦龙那为人熟知的“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两句,有时被人提及。但是,冯梦龙的这两句,前是什么,后是什么,很少有人能说得上来。

  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之传诵千古,之常读常新,其出类拔萃之处,就在于古往今来的中秋诗词,无不着意于月,诸如月之明洁,月之圆润,月之光亮,以及月之神话吴刚伐桂,嫦娥奔月,总是要涉及的。而苏轼的中秋诗,开篇之始,横空出世,就是他老人家持杯望月,疑问连连。“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突出标明主角是他自己。然后,由人及月,由月而人,他的心境,他的感慨,他的忧郁,他的期待,通篇一气呵成,全在这首词中表达出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们读到他的神往和憧憬;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们读到他的遐思和凝想;“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我们读到他的遗憾,他的悲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读到他的自慰,他的宽解;“此事古难全”,更读到他的展望,他的愿景;最后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们读到他的登高望远的乐观主义精神。

  好诗,从来是心灵里流出来的歌,他在词前写道:“丙辰中秋,欢乐达旦,大醉。”可见酒喝得高了些以后的他,更接近于真实的本我。因此,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无不扣动心弦,一觞一韵,余音缱绻,无不引发共鸣。诗意游走于天上人间之中,才情穿越于时空环境之外。因其率真和率直,后世读者,无不从中读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所以,千百年来,提到苏词,大师的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念奴娇》“大江东去”,被视为代表作,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水调歌头》,不长,可也不短,但大多数中国人,稍读过几年书者,皆可脱口而出。尤其那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乎成为身处高位者的自警语。苏东坡的名句,能如此挂在人们的嘴边,成为惯用语,成为口头禅,成为中国人话语一部分,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现象。相比之时下,那些挂着作家牌子,而不知其写过些什么作品的人,那些打着名作家旗号,却不知其写过什么名作品的人,人还活着,书早死去,能像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为古往今来的中国人耳熟能详,达到真正不朽者,可谓绝无仅有。

  八月十五月儿圆,这一个“圆”字,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其衍生出来的“团圆”和“圆满”的内涵,其重要性不亚于一年之际的最后一天,那大年三十的合家之欢。如果说,除夕的圆,是物质的圆,那么,中秋的圆,就是精神的圆了。所以,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开头就端起酒杯问青天,“明月几时有?”这就表明了中国人追求精神的圆,有时要胜过在意物质的圆。可是,八月十五这一天,万一云遮月呢,苏轼的词,就为人们所期盼而不至的明月,给了一种精神上的化解,情感上的升华。月亮,有时有,有时没有,“此事古难全”。有,固然美,没有,也未必不完美,这就需要坚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志。只要我们有展望明天的信念,有拥抱未来的胸怀,总会等到“团圆”的这一天,“圆满”的这一刻。

  这首《水调歌头》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因为让人们悟到,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当然,还要想得透些,那样,快乐属于你的时候,自由也就属于你了。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