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照片”背后的婚姻关系和情感建构

时间:2012-09-11 09:16   来源:人民网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随着电视剧《北京青年》的热播,这句台词成为众多年轻人表白时的誓言。近日,一组年迈夫妻在运动场打乒乓球的照片感动了众多网友,大家将这组照片命名为“陕师大最浪漫照片”。有网友留言称,这对年迈夫妻用行动践行了热播剧中的誓言。(9月9日《华商报》)

  南京姑娘朱媛的“娃娃亲”也好,北京女孩赵萌萌的“30年父女合照”也罢,在情感稀薄时代,每一个情感样本的新鲜出炉,都以其清新和稀缺,迅速吸引公众的眼球。只不过,在过往的温情叙事里,我们通常只看到年轻人的面孔,却很少目睹老年人的身影。这一次,“最浪漫照片”打破了这一窠臼;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更多地观察到老年人的情感空间和生活世界。

  现代社会异质性高、流动性强,自由恋爱、双向选择已经成为婚恋择偶的主要渠道。这边厢,婚姻束缚越来越少,“松绑”越来越多;那边厢,婚姻关系越来越脆弱,“闪婚闪离”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与之相比,携手相伴47年的李祥生、姚世媛夫妇,无疑树立了一根标杆。那么,婚姻的稳固性从何而来呢?

  社会学意义上的婚姻,既包含了法理层面的契约关系,也包括了情理层面的道德规范。从表象上看,它是指夫妻双方通过亲密互动建立情感认同和彼此信任;从本质上讲,它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婚姻实现社会关系网络的拓展和建构。因此,婚姻的稳固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为主体性的夫妻双方的社会互动状况。

  在实用主义的裹挟下,人们的社会互动具有越来越强的工具理性。反复比较成本收益,左右权衡利害得失,工业时代流水线对人们价值观念的异化,工作对生活的挤压,早已不是屏幕上的滑稽故事,而是生动鲜活的现实。但在收益最大化的背后,往往是情感空间的巨大破坏。越来越“现实”的我们,对于纯真的情感,总是有着又爱又恨的复杂感受。

  “最浪漫照片”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对情感本位的坚守。很多时候,能打动读者的,通常都是那些具体而微的细节。每天早上姚世媛老人出去买菜,上楼的时候李祥生老人听到声音,便会推着轮椅迎在门前。“年轻的时候他照顾我,年老了我照顾他,应该的”。质朴的语言,平实的表述,却将家庭责任和夫妻情感和盘突出。

  诚如两位老人所言,稳固的婚姻,就是夫妻双方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夫妻双方成为不可分割的生活共同体,婚姻的稳固性才会得到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浪漫照片”是一盏灯,灯照亮了年轻人婚姻前进的道路。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