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大型文学期刊、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型期最具影响力的纯文学杂志、唯一与《收获》一道两摘“鲁迅奖”的国家核心中文期刊……顶着这一串光环的是一本名为《大家》的著名文学杂志,但是记者近日发现该杂志居然存在一个“野鸡版”:同样的国内刊号、邮发代号、主管和主办单位、编辑部地址,甚至连编辑的署名也大多相同。(6月25日《中国青年报》)
“野鸡版”《大家》固然离奇,但是跟它吃同一碗饭的却绝不仅仅是那些形形色色的非法期刊,事实上很多正规期刊由于受众萎缩、市场化经营不成功,大都或明或暗地靠卖版面过日子。
在这一畸形的市场背后,是“按论文发表数量评价工作成绩”的变态考核,一些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更是重灾区。论文发表数量往往是评定职称的硬杠杠——— 职称对个体而言即意味着待遇。
为了职称、待遇晋级,很多在学术上拿不出手的人只能花钱买版面。于是各种抄袭、拼凑而成的所谓论文在一些卖版面的期刊上满天飞,一方要评职称,一方则要收钱,双方各取所需,产业链就此形成,生意红红火火。
很多地方的职称考核之所以走进“论文至上”的歧途,一方面固然是“只看论文数量”很省事,另一方面则是考核本身的导向出了问题。评价一个人的工作成就,自上而下的领导评价固然重要,但自下而上的评价更重要。例如,评价一名老师教书好不好,学生和家长是最有发言权的,根本不需要看老师的论文。但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下,恰恰是领导才有决定性的发言权,对领导而言,最方便的无非就是看你在什么期刊上发了几篇论文,至于论文本身如何、怎么来的,则往往不论。
“野鸡版”《大家》得以大肆敛财,绝不仅仅是一个黑色幽默,在其背后是论文买卖的巨大畸形市场,更是学术考核体系的严重异化。不认清这一点,期刊卖版面的现象无法根除,整个社会也将继续为“论文”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