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娲皇”遗骨现世?让女娲回到神话里吧

时间:2012-06-12 13:32   来源:钱江晚报

  昨天读到的一条考古新闻说,最近,在吉县人祖山考古文化旅游鉴评听证会上,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等23位专家形成共识:2011年8月13日至10月9日间在山西省吉县人祖庙遗迹找到的人头骨,经碳14测定距今6200年左右,根据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极有可能属于传说中史前三皇时代的“娲皇”遗骨。

  按照这个“共识”,女娲就不再是神话人物了,而是一个实际存在过的人,于是,“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的神话也就被消解了。

  看看听证会的名称:“人祖山考古文化旅游鉴评听证会”,新华网上有听证会现场的新闻图片,会场上的横幅上确实是这一行字。为什么把“考古”和“旅游”捆绑在一起鉴评?何为“鉴评”?按照一般理解,“鉴”者,鉴定,鉴别,是管文物的真假;“评”者,评估,评价,回答旅游开发“是否可行”。先考古,后旅游,考古是手段,是过程,旅游开发是目的;所以考古和旅游开发捆绑在一起“鉴评”,考古专家也客串一回旅游专家。

  但是,我担心吉县人祖庙的考古结论,过于一厢情愿了一点。按照所报道的内容看,考古结论似乎缺乏充分、翔实的依据。因为人头骨是在娲皇庙的女娲塑像下面发现的,就能断定是女娲遗骨吗?明代当地人的墨书题记称“皇帝遗骨”就是女娲遗骨吗?按照目前公认的训诂结论,“皇帝”一词始见于秦始皇称帝之后。秦始皇距今两千多年,比吉县人祖山人头骨晚了4000多年。要将“皇帝”一词的历史提前4000多年,晚于秦朝一千多年的明朝的题记显然不足为凭,还需要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河北涉县、河南固始、陕西临潼等地都建有娲皇庙。山西洪洞县还有一个女娲陵。现在山西方面宣布发现女娲遗骨,这些地方的娲皇庙、女娲陵一夜之间皆成“假冒”,他们又会如何反应呢?会不会再次上演一场争夺“古名人”的闹剧呢?

  很想知道,参加人祖山考察的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端坐在“人祖山考古文化旅游鉴评听证会”这个横幅下面,他们的专业身份没有让他们有不适感吗?他们是在什么情况下达成“共识”的?是在证据充分的前提下的真实看法,还是有山西方面的“公关”因素?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参加考察的神话学者,对这种轻率颠覆、消解神话的行为,竟然没有提出质疑。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精神产物,在人类精神史中占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它为后来人类提供了精神创造的不竭的源头,也影响着后世人们的精神气质。夏日的星空下,神话故事走进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灵,成为民族记忆长河中的潜流。美国诗人阿奇巴尔德·麦克莱施把神话比喻为“世界的隐喻”,他说,“当世界的隐喻死亡时/世界也就完了……/当这些偶像还存在/但却不再有意义时/末日也就降临了。”人类学者格雷夫斯说,“有一个故事,而且只有一个故事,真正值得你不断地讲述”。神话的特征是幻想、想象,是人类在精神天空的自由舞蹈。但是,一具身份可疑的枯骨,捆绑在神话的翅膀上,就能飞翔起来了吗?一边想借女娲传说开发旅游业,一边却颠覆传说,真是想钱想的,连自相矛盾也顾不上了。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