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8月“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把镜头深入到乡土中国的各行各业,在贴近人民群众的观察、记录、播报中激浊扬清,在对生活的体验中,用生动的语言、质朴的风格展现当代中国的脉动。这不仅让广大电视观众从接近性视角看到中国、看到自身的喜怒哀乐,也丰富了电视新闻工作者对祖国、人民、生活、价值的再认识。
接地气、导正气、顺民气,是“走转改”活动的精神内涵,“走转改”不仅对电视新闻行业具有专业价值,对电视剧行业也具有巨大的示范价值,电视剧创作领域也需“走转改”。
“下生活”这个影视艺术创作术语,今天对不少编剧、导演、演员来说,已经差不多成生僻词了。“下生活”其实就是“走基层”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对应语。对电视剧创作者而言,“走”就是要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把握时代的主流、人民群众对平凡之美的渴望、对正义的呼唤、对和谐的追求,努力创作出具有当代中国、乡土中国、人民共和国气象、气度和气魄的鲜活作品。而不是以碟片、网络上的国外剧作为创作圭臬,进行机械的吸收、移植。在那些所谓“中国版某某某”的电视剧中,其中的“中国”已经与现实的中国拉开了距离;也不是专注于翻来覆去地再版、改编几部古典、若干经典,在同义反复、甚至颠覆中,寻求利润最大化。原创的巨大魅力,首先在于源于生活。市场的前景,首先决定于创作者离生活现场的距离。
在中国文艺理论中,风,即影响之义。“风雅颂赋比兴”是《诗》之六义。风的内涵是“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化上”。作风,因而具有引导风气的意义。电视剧是大众通俗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门类,老百姓对电视剧明星的喜爱,使明星们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人物,也使他们的举手投足、言行喜好成为大众聚焦乃至跟从的榜样。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多少次救灾募捐现场,影视工作者率先慷慨解囊,在诸多公益行动的志愿者中不乏银幕、荧屏上的明星。但我们也遗憾地发现,在吸毒、酒驾、暴戾等不良甚至违法行为者中,影视明星的身影也屡屡出现。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影视从业者中也存在着跟从江湖气,对“德艺双馨”的高标准不屑一顾的劲头,端大牌的架势代替了成大家的谦逊,以精英自诩却没有崇德尚艺的精神。在电视剧行业内,“转作风”启示我们谨守道德界限、明确法律意识、端正传播责任、掂量自身行为对社会影响的正负效果。
在概述时代及其代表性文艺形式的认识上,有研究者将电视剧列为继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之后,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艺形式。承此评价或者厚望,电视剧工作者也应知晓,文风有正风、有变风。正风、变风都能影响到世风厚薄。以“文风”为喻来观察当代中国电视剧,总体上是端正的,但也不乏“豪华风”、“戏说风”、“克隆风”、“滥情风”、“宫廷风”、“穿越风”一时风行。当波兹曼提出“娱乐致死”的告诫,被误读为“娱乐至死”的盈利信条时,适度、底线很容易被收视率拜物教所突破,以致迎合代替了引导,庸俗代替了崇高,自恋代替了提升,利润代替了责任,机械复制代替了辛勤探索。改这样的“文风”不易,但不能不为。放眼域外的影视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文以载道”、“寓教于乐”,这些中国文化先贤提出的认识,也是西方文化界遵从的创作原则。如果我们仅把“娱乐至死”引进来,却把道义坚守让出去,那么在软实力的国际竞争中,谁会笑到最后可想而知。
电视剧作为文化事业和产业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在“走转改”中续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