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剧应成为衡量国产电视剧发展状况的硬指标。”一次研讨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说道。农民是我国的“大多数”,文艺作品需要反映“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然而现在无论是影视剧,还是文学作品,表现“三农”题材的作品数量和质量、思想深度,都不尽如人意,难以反映农民的新风貌。一些作品以农民作为戏谑的对象,一些正面表现农村、农民生活的作品,因创作者缺乏对农民的真情实感、对农村生活的深入了解,要么是凭空想象、随意编造,要么是以城市人的视角去观照农村,让观众难有心灵的共振和感情的共鸣。
这类文艺作品之所以流于平庸,最根本的原因是文艺创作者缺少真情与热情,没有真正深入生活,仅凭才气和想象闭门造车,加上功利思想的诱惑,创作时力求“多、快、省”,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怎么可能接地气、动人心?陈忠实为什么能写出《白鹿原》?为什么普通农家的老汉都熟知这位西北作家的名字和性情?赵树理为什么能描绘出中国农村的气派和特色,并自成一派?除了文学才华,更因为他们对农民、农村怀有深厚感情,因为他们始终高度关注农民生活和农村变化,一生几乎没离开过农村,他们和农民一起欢笑、一起忧愁。因此,他们的创作接地气,有人缘。
真正写活农民,真实反映农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依然是这个时代的文艺创作不应忽视的命题;在感情上与农民相近、在心灵上与农民相通的文艺创作者,必然会赢得时代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