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卫视《平民英雄》栏目选择湖北武汉一辆双层巴士作为“道德实验室”。通过监控摄像头,分别让三组演员扮演乘客、小偷与失主,观察其他乘客在目睹小偷行窃时会作出何种反应。结果显示,61名乘客中,有35名乘客通过不同方式提醒“被盗”乘客,更有9名乘客挺身而出直接指出“小偷”。(5月10日《楚天都市报》)
有人说,“人生如戏”,所以生活中从来都不缺演员,不管是专职的还是兼职的;也有人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艺术生活从来都不差素材,不管是文学创作还是戏剧表演。在艺术和生活的模糊边界里,总是有一些人善于利用制度的缝隙和监管的漏洞,将“擦边球”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泛商业时代,一切具有卖点的文化符号,都成了一些人社会交换的工具。不论是情感软肋,还是道德饥渴,都成为“眼球经济”的作料。有电视节目找临时演员撒狗血演出,肆意渲染家庭矛盾,刻意放大扭曲的伦理亲情观;却打着“真实”的幌子,透支着老百姓的道德观感。这一次,只不过是将“假儿子”换作“假小偷”罢了。
在“道德实验室”里,“假小偷”是一件不可或缺的器材。策划们别出心裁,演员们完美演绎,只是为了引导乘客们进入“虚构的真实”情境之中,以观察他们在面对盗窃行为时的本能反应。乘客们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偷窥镜下的鲜活影像,被迫“表演”。
所幸的是,这61名乘客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用该栏目制片人的话说,“假小偷见证了武汉市民的真善勇”。节目组赢得了收视率,武汉市赢得了美誉度。看似互利双赢、皆大欢喜的结局,却隐伏着激烈的观点博弈。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所谓的道德实验呢?
不同于学术研究和科学实验,“假小偷”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抽样,并不具备统计学上的概率意义;换言之,一辆公交车和数十名乘客,并不能客观反映武汉市民整体的道德水准。以侵犯乘客隐私权为基础的道德实验,在获取相对真实的观察数据的同时,无形之中伤害被试者。道德实验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是一种双重缺失,既不尊重被试者权利,也不注重节目的社会影响。
归根结底,“假小偷”是道德饥渴下的娱乐产物。明码标价的情感节目,虚构真实的观察栏目,都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底线的失守,进一步恶化道德的生态环境。“道德实验”大行其道,“假儿子”、“假小偷”层出不穷,必然会导致“狼来了”的悲剧再次上演。这,不仅是文化之痛,也是社会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