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童谣是社会现象的投影

时间:2012-03-26 09:37   来源:东方网

  从早些年传唱的“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起炸药包”,到近来作业本上悄然出现的“人生目标:向钱看,向厚赚”等“潮人语录”,校园童谣正在发生着一种值得关注的变化。这些灰色童谣如同大气中的PM2.5,在不经意间,污染着校园环境,侵蚀着孩子心灵。(3月23日人民日报)

  或调侃、或揶揄、或自嘲、或宣泄,听似“很酷”的灰色童谣,在孩子们以之取乐、释放压力的同时,也传递着消极、偏激、暴力和拜金主义等不健康的东西。忧心于童谣的灰色,无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是:这些灰色童谣,真的只是孩子们自娱自乐的嬉戏之作吗?听一听《小学生活》这首“灰色童谣”:“一年级的强盗;二年级的贼;三年级的小妞没人陪;四年级的帅哥一群群;五年级的情书漫天飞;六年级的鸳鸯成双对。”再听一听关于作弊的“灰色童谣”:“考场风光,千里纸飘,万里眼瞟。望教室内外,风景甚好,交头接耳,互打手势,欲与考官试比高……”我们真的很难相信它们仅是孩子们的“创作”。

  如果“灰色童谣”的“创作”真的另有“高手”插手其中,那么这究竟是闲得无聊、信口雌黄呢,还是别有用心?舆论屡屡大声疾呼,呼唤推出“绿色童谣”来狙击“灰色童谣”。让童谣“绿”起来,乃是一件保护精神生态的大事。但是推出了“绿色童谣”,“灰色童谣”是否就会落荒而去呢?恐怕也没有这么简单。你在创作“绿色童谣”,然而要是有谁真的也在“创作”“灰色童谣”,你能说“绿色”一定会击溃“灰色”吗?

  而无可回避的又一个问题是:校园是个小社会,校园内的形形色色,其实都是社会现象在校园中的投影。“灰色童谣”在校园的流行,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代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在大众文化越来越娱乐化,或者说娱乐化消解了文化,更甚至“黄段子”成了同事朋友间手机上传来传去的“开心果”,成了饭局酒宴上的“调味品”、“佐酒菜”。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责怪孩子们心灵“不纯洁”,是不是有点自欺欺人,又有多少说服力呢?

  抵御灰色童谣,净化校园文化,还要从源头治理。当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回归踏实向上,当媒体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当积极健康的段子在手机中流传,当大家不再把恶俗当有有趣,当孩子们的压力不再那么大,当“虎妈”、“狼爸”不再那么焦虑……到那时,孩子快乐的天性自会爆发,金色的阳光才会驱散阴霾。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