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京源学校小学部六年级学生在歌声中度过儿童节。新华社发
不久前,我应邀赴香港担任“亚洲国际声乐节”合唱组比赛评委,对群众合唱艺术的现状和发展,感慨颇多。这一声乐节由中国声乐家协会、中国音乐基金会等单位联合主办,聘请内地、香港和新加坡的著名声乐家、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担任评委,因其权威性受到业内关注。
进入本届决赛的13支合唱团,来自全国各地,分为学生合唱团、机关干部合唱团、老年合唱团等,他们对合唱的热情和较佳的艺术表现,是近年来群众合唱快速发展的缩影。
舶自西方,扎根民间
合唱,这一具有完整立体声式的四声部群体音乐表现艺术,在欧洲已有近500年的历史,进入中国也近百年。早在上世纪20年代,黄自、赵元任、李叔同等人带回当时欧美日等国的合唱新作,让合唱艺术之风吹进中国。其后,我国出现了贺绿汀、吕骥、孙慎、聂耳、冼星海等对中国音乐及合唱艺术有重大影响的音乐家。其中,《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国合唱艺术的里程碑。
上世纪30年代,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使合唱艺术真正深入人心,合唱艺术在这一阶段发挥了鼓舞人心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合唱艺术进一步普及成为群众演唱活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成为继《黄河大合唱》之后,又一部中国合唱艺术的辉煌之作。上世纪60年代,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东方红》集中了数十支专业以及大学、厂矿合唱团共3000余人,所演唱的一大批优秀合唱作品至今还被广泛传唱。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合唱艺术蓬勃发展,群众合唱深深地扎根在祖国大地,人们把自己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和向往都融入了歌声中。尤其是在各种节日到来之际,群众合唱更是城市与乡镇中亮丽的风景,少则几十人、多则几百人乃至上万人的歌会此起彼伏。北京的“景山现象”就是典型代表。近年来,随着电视媒体的发展,合唱艺术得到进一步普及。如中央电视台推出“激情广场”栏目就集中反映群众的合唱艺术,对推动群众合唱热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1年,中国音协合唱联盟和中央电视台携手合作,推出“歌声与微笑”栏目,为喜爱合唱的人们搭建自我展示及艺术交流的平台,赢得了全国合唱爱好者的真心拥趸。各类合唱节和赛事的举办,也积极推动了群众与专业合唱艺术的发展,如“中国国际合唱节”、“中国合唱节”、“青歌赛合唱比赛”、“金钟奖合唱比赛”等,标志着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为合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未来发展,需多元创新
如今,随着时代进步和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发展,不少中外现代合唱音乐作品都加入了新的元素,而这种新的变化也正在被广大的群众合唱艺术所借鉴——可以说,在群众心目中,合唱已由业余的群众歌咏活动过渡到真正的合唱艺术;群众合唱艺术也因其多样性、独特性而启发了专业合唱艺术。如蒙古族的“呼麦”就引发人们寻找那些蕴藏在民族音乐中的奇特元素。贵州侗族大歌展示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其天籁般的声音、纯净的和声、多变的节奏,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新颖活泼的表演形式,无不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喜。目前,许多欧美合唱团在探索“人声试验”性的合唱作品,把人声发挥到极致:他们模拟大自然中一切音响,如鸟鸣、山风、海啸、火车飞驰、飞机轰鸣等,这些合唱作品无歌词、无调性,有着强烈的力度变化,其丰富的表现力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