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书店的不可取代性在哪?

时间:2012-03-20 11:04   来源:东方网

  最近,大众书局开设的本市第一家“24小时书店”开张营业了,“是否经得住市场的考验?”这也成为人们热议的一个话题。

  24小时这个营业概念,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印象中,始于星火日夜商店。1968年9月26日,地处西藏路、北京路、新闸路交界口的星火日夜商店突破了我国长期沿袭的商业作息制度,首创24小时通宵为民服务。由于商店坚持经营针头线脑小商品和糖果糕饼之类的日常用品,饼干、橄榄、巧克力可以一片片、一颗颗称着买,送货上门,问路指南,还备有夜间应急之用的保险丝、红药水、蜡烛、人丹等小商品,“星火”成为当时便民服务的一面旗帜。最近,上海电视台也播出了有关星火日夜商店的纪录片,当时,周恩来总理号召全国商业单位都要学习星火日夜商店便民服务的精神。

  提出24小时书店这个概念,也可以理解为是星火精神的在新时代的一种延续,而在内容服务上却有着各自的不同特色,如何充分发挥书店24小时的作用,现在存在的问题还不少。比如说图书的个性特点以及独家性;还有“选书师”在阅读指导方面体现出来的服务性,都是大有文章可做。“24小时书店”,不只是与其它书店在营业时间上的区别,更主要的是如何能够真正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这一方面还是要多听取读者的意见。

  24小时书店意味着翻倍的人力成本。这一切对本已面临困境的书店而言,是否会成为一份不可承受之重?上海最近刚刚出台扶持实体书店的相关政策,其中500万元用于定向支持各类实体书店,尤其是形成专业定位和品牌影响的民营实体书店。但是,输血不如造血,如果无法为这盏文化之灯听提供足够的能源,亮起的这盏灯也会熄灭。

  “书是身边的大学,读书就是和老师交谈”。“24小时书店”是否能成为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如果我们分析星火日夜商店经营的成功之道,其中就有许多举一反三的经验可以借鉴。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