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奶粉出事以后,针对国人全球扫货洋奶粉的行为,曾有过崇洋媚外的指斥。现在轮到国产电影了。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著名演员宋春丽在被问及加大海外影片的引进的话题时对记者表示,“虽然我不应该批评,但当然也不排除少数观众有时候会有些崇洋媚外的心理。对我们民族的东西不那么太认可。”
说是不该批评,但这不还是批评了。不过这话的逻辑有些不通,如果是国产电影没观众,那应该是“绝大多数观众有时候会经常有崇洋媚外的心理”才对。任何电影都会有少数观众不爱看。“国产影人”要是连这个都受不了,也忒“玻璃心”了。不过既然已经把看电影上升到崇洋媚外的高度了,说说也是无妨。
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是很私人的感受。好的电影,能够唤起人性中共通的东西,能够感动人心,人们自然就会愿意看,就会票房大卖。这个和美国大片抑或国产小片关系不大。况且,现在国产电影也不小片了。《金陵十三钗》不就花了6个亿吗,虽然连奥斯卡的门都没有摸到。每年金鸡百花颁奖礼也都搞得浩浩荡荡,可不少获奖影片,别说看过,连听都没听说过。更不用说,能讲好故事的电影越来越少,导演们都忙着追求大制作大色块大场面,但又拼不过《阿凡达》。这就好比吃饭,观众们谁也不会放着满汉全席不吃,而去吃糠咽菜。
拍不好电影,观众不买账,这个是编剧导演演员们要自我检讨的问题。把一切都无限上纲到爱国的高度,把矛盾转移到观众身上没有任何好处,不会让自己进步。在批评别人“崇洋媚外”之前,请先不崇洋媚外地捡起我们“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传家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