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离不了文学队伍的托举

时间:2012-03-02 13:46   来源:人民日报

  电影编剧被忽视,电影文学编辑队伍日渐萎缩,电影评论沦为表扬和广告,在当下的电影生态里,电影文学队伍的培育和建设工作是一个重大缺失,这直接制约了中国电影的疾走远行。

  中国电影的发展从驱动力上看,有一个薄弱环节亟需引起注意,那就是由编剧队伍、编辑队伍和评论队伍组成的电影文学队伍的疲软甚至缺失,这直接制约了中国电影的疾走远行。

  电影是光彩夺目的艺术,但必须由编剧面对第一张白纸开始。编剧写出了好剧本,制片人才有了融资的依据,导演才有了工作的出发点,演员才有了角色。由生产序列而言,编剧是第一生产力。2011年国内凭电影剧本和故事梗概申请电影立项的作品有1900个,最终批复立项的有1300个,由于电影制作的其他部门还没有参与进来,所以被淘汰的这些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因编剧失职导致,600个项目因编剧乏力而无法问世,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编剧在整个电影生产环节的重要性。2011年国内电影产量达616部,而其中1/3的作品,观众在影院看不到,在电视上也看不到,都是因为质量不达标而被影院和荧屏双向拒绝。如果说面世的那些电影作品,其轰动与风光理所当然有编剧的功劳的话,那么这些被拒绝的作品,编剧同样难辞其咎。

  可是,业界、媒体以及观众往往忽视甚至遗忘了编剧。考察全国的电影编剧队伍,除八一电影制片厂尚有文学部和专业电影编剧外,其他几大国有电影制片厂都只零星挂靠着改制前遗留的少数临近退休的编剧,而不再吸纳新生的编剧人员,民营电影企业绝大多数也不养编剧,这使得时下的编剧队伍散落民间,各自为战。从年龄构成上来看,一线“作战”的编剧大多50岁以上,中青年编剧还没有蔚然成阵,编剧队伍总体上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

  这种作用和地位上的不相匹配暴露的是电影业的功利状态。因而要求各级电影管理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编剧的重要作用,给编剧以应有的尊重和肯定,保护编剧的版权和创造性劳动,提高编剧的待遇与酬劳,改善编剧的工作环境和保障措施。另一方面,编剧在吁请业界关注关爱的同时,也应自律自省,清醒地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尤其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创作态度。“下不着地”是指欠缺生活积累,关注现实力度不够,脱离生活,闭门造车,情感虚假,思想贫乏;“上不着天”则是指使命感和责任感缺失,为一己名利而写作,为个人喜好而写作,创作方向与时代脱节,与社会主流价值脱节。克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就要求编剧们端正心态,深入生活,哪怕是在冷板凳上也要拿出写热文章的精神来,如此才能写出叫得响、立得住的佳作。

  电影文学编辑的流失也是造成队伍疲软的重要原因。目前,只有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和八一电影制片厂拥有文学编辑队伍,保障了这两个制作单位能为电影生产提供扎实的文学平台和文学基础。中国电影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创造的电影辉煌,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电影文学力量托起的。那时,北影厂、上影厂、长影厂、西影厂各个电影厂都拥有一批属于自己的电影文学编辑队伍。他们敏锐地发现作者与题材,尽职尽责地帮扶编剧们创作,一直到剧本成功搬上银幕。编辑用文学肩膀托起了电影的光荣。那时显赫一时的电影作品,像《黄土地》、《红高粱》、《天云山传奇》、《城南旧事》、《许茂和他的女儿》、《人到中年》等,都有编辑们创造性的智力注入。西影厂的李彬、上影厂的陆寿钧、北影厂的王陶锐都是为编剧、导演们所尊重的著名编辑。而改制后的各电影厂,撤销了文学部等相关机构, 使得投拍剧本往往是老板一人拍板、导演一人把关,缺少专业论证,缺少编辑队伍的文学扶植,匆忙上马仓促投拍。无怪乎靠侥幸而成功者少,迷失路向粗糙失败者多。

  电影文学队伍疲软的又一个重要表征是电影评论的跑调与失声。现在的电影评论日益变成电影表扬,好作品自然需要捧,对劣质电影作品依然热捧,电影评论就变成虚假广告了。影片同商业利益挂钩,电影的评论环境被这种利益关系“绑架”,电影制作人和创作者神经过于脆弱,只喜欢捧场不喜欢批评,谁批评他的作品,必组织网络水军对评论者进行谩骂围攻,极尽人身侮辱之能事,直到再也没有不同的声音。这种生态环境使得“直言”匮乏,电影评论缺失理性与专业,缺失操守与识见,是当下电影评论的恶疾。电影评论应该回归艺术批评本身,保持尊严、保持独立、保持专业理性,为优秀作品披荆斩棘一路喝彩,为劣质作品敢于亮出锋芒。尊重电影评论,就是尊重电影评论的独立品格和学理精神。

  对电影文学队伍的忽视,其实是和当下电影界重管理轻扶植、重策划轻落实、重投资轻剧本、唯票房至上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也是当前电影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什么时候我们在看重导演名头、追捧明星效应之外,专业认真地对待剧本创作,尊重并且建设包括编剧、编辑和评论在内的电影文学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电影幕后的推举作用,中国电影的大发展大繁荣才前景可待。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