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本土的人伦节日

时间:2012-03-01 10:28   来源:人民日报

  传统美德深深扎根于百姓日常伦理之中,我们今天继承传统美德,离不开对百姓日常伦理与规范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节日是最好的载体。它有几大优势:首先是群体性参与,覆盖面广;其次是周期性,每年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强调,入心至深;再次是欢娱性,寓理于乐,而且有丰富的感情色彩,以情动人。

  不过,我国传统上对于人伦主题节日的重视似乎不够,如母亲节、父亲节、情侣节等,而现代社会对表达这种人伦感情有旺盛的需要,于是西方的此类节日乘虚而入。但异质文化的人伦节日难以承担传承中华人伦传统之责。

  联合国在倡导尊老敬老时不强求“一体化”的做法值得体味:它并不要求各国去追随一些强势文化设节,如老人节,而是建议各成员国政府自己确定一个日子为自己国家的“老人节”:美国是9月的第一个礼拜日、日本是9月15日、韩国是5月8日、智利是10月15日……1989年,我国政府决定以本来就蕴含着尊老敬老内涵的重阳节为中国敬老节(老人节),使这一传统佳节又增添了新的内涵。这是发展传统节日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例。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七部委在《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中提到:重阳节应突出“敬老孝亲的主题”。增添了“孝亲”,真好!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中华敬老节,何不同时是中华父亲节?古人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九是最大的阳数,“重阳”适宜作父亲节。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由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的代表。中国古代就有黄帝于九月九日乘黄龙上天的传说,从汉代以来,人们便在这一天祭祀黄帝。把重阳祭黄帝的这一天,作为中华父亲节,亦可以说是顺理成章。此前,有不少人建议设置植根中华文化土壤的中华母亲节(农历四月初二)、中华情侣节(七夕节)、中华师表日(孔子诞辰日),现仍有一些人建议设立中华父亲节,以推进三大人伦规范的建设。

  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周而复始的重要人伦节日,可以加深对自己文化的体验和认同,进而成为全民族的“文化记忆”。当我们未设中华母亲节、父亲节、情侣节时,此类主题的洋节或许将成为当代人的“文化记忆”。而当我们四月初二过中华母亲节、重阳过中华父亲节、七夕过中华情侣节之时,我们就是在延续中华的文化记忆。

  其实,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顺应时代而产生的新形式,如果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深远的文化意义而为世人广泛接受,经过数年就可能成为一种新的习俗,新的传统,就如同除夕看“春晚”。当中国自己的父亲节、母亲节被海内外中国人广泛接受,当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文化被不断传承,当中国人可以在自己的节日里向母亲、父亲和情侣表达情感时,也算是今天的我们为后人丰富中华文化作出的一点贡献吧。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