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责《南方周末》“挺韩”是无的放矢

时间:2012-02-28 14:14   来源:南方网

  “方韩大战”历时月余,几乎为中国网民创造了一种新的分类方式:“倒韩派”与“挺韩派”。然而,就在各方疲态渐显、正欲偃旗息鼓之际,《南方周末》上周头版退出《差生韩寒》系列文章,于是战火复炽,并且烧向《南周》,指责声汹涌而至:报道不平衡、不全面、偏听偏信、太感性、知音体、软文……

  对新闻媒体来说,“报道失衡”是非常有杀伤力的批评。报道失衡,偏听偏信,违背了客观、公正的原则。而客观、公正是一切社会公共事务、当然包括新闻传播事业所追求的基本价值。不客观公正就是“政治不正确”,不客观公正的报道违反了最基本的新闻伦理,甚至有欺诈之嫌。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这是足以砸人饭碗的严重指控。

  民众是国家的主人,对任何重大的社会事件,民众要充分知情,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决策,这对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至关重要。而民众对公共信息的获取,主要是靠新闻媒体传达的,所以把多元、多面、甚至互相冲突的意见,都客观公正地向社会传达是媒体的基本责任。

  中国人曾深受“宣传”之苦。宣传就是故意只向人们传达一种观点,按照这种观点对事实进行选择、包装甚至歪曲,以达到控制受众的目的。所以近年来,许多有新闻理想的媒体对公正、客观,特别是平衡报道的原则非常重视,爱搞争鸣式的报道、对子式的组稿,以显示不偏不倚,全面客观、忠于新闻伦理,并美其名曰“提供平台”、“价值中立”等等。

  而实际上,这种做法存在很多误区。如今的社会已远非“两报一刊”的时代。当年“两报一刊”几乎垄断了全国人民的信息供给,它们如果失衡报道,民众只能偏听偏信。而如今,社会高度复杂,信息量极其巨大,任何媒体传达给民众的信息都如江河之一瓢,全面、平衡的信息供给靠的是整个传媒界的工作,而非某一报、某一刊、某一网站。

  许多人基于对当年“两报一刊”的一些印象、意见,而要求当代市场化的某某报刊四平八稳,事事全面均衡报道,这就是刻舟求剑了。而且,如果媒体都这样要求自己,尽量放弃自己的价值判断,把自己变成一个单纯的信息发布平台,其后果就是媒体本身丧失个性、同质化,以及整个社会思想观念丧失深度、平庸化。如民国时代的报刊,多是观点鲜明、个性十足的,如此百舸争流,百家争鸣,才有了堪称“文艺复兴”的民国文化。

  媒体缺乏自己的核心价值,仅仅作为一个各种信息、观点发布的平台,这其实是新闻业粗放阶段的表现。随着整个社会智识水平的提高,有观点、有立场、有深度的媒体就会相应兴起。比如在门户网站十余年的大发展之后,网易就不再仅仅甘于做一个大型新闻超市,而是提出要做“有态度的门户网站”。

  《南方周末》《差生韩寒》系列报道,毋庸讳言,带有“挺韩”的意思。根据我们上面的说明,任何一家媒体,尤其是市场化、民间性的媒体,持有这样的观点,都不能说其违反了新闻伦理。《南方周末》不是新闻出版署,它应该对具体的社会事件作出自己的判断、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没有中立的义务。

  而且,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是,《差生韩寒》系列文章其内容主要是再现那个进入公共领域之前的韩寒,即对他2008年以前读高中、做北漂等成长经历的描述。这段经历恰恰是多年来媒体界几乎从未涉足的地方。可以说本文恰恰补足了媒体界报道韩寒的缺失,使之“平衡”了,更全面了。指责此文没有采访方舟子等“倒韩派”,因而是“失衡报道”,其实是无的放矢,因为这些人并不是韩寒高中生活、北漂生活的见证人,就本文内容来说本无采访之必要。

  本文内容的真实性当然是可以质疑的,记者有没有杜撰?是不是还有持完全相反意见的韩寒同学没有采访到?等等。如果有媒体继续前往调查、核实,当然是读者之福。至于“太感性”、“知音体”等指控,只要事实准确,即使有这方面的问题,也无伤大雅。特稿写作,本来就应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文学性,只是目前两派正襟危坐、如临大敌,文学腔调与这种语境确实有点不符,将来再看,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孙乐涛 青年学者)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