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见2月19日《新京报》)
对于国外大片尤其是美国大片在国内的票房成绩,从2011年一年中可窥一斑。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内共上映21部分账大片,总票房为49.1亿元,超过去年的40.4亿元,市场占有比例约46.39%,再创五年来新高。这一数据足以说明“好莱坞大片”在国内观众心目中的分量。
尽管日益增多的国外大片尤其是美国大片的引进,必然会挤压国产片的生存空间,但这未尝不是一种难得的契机。汹涌的好莱坞大片的冲击,有可能促使国产片痛定思痛,真正找到差距和不足。通俗点儿说,如果把引进好莱坞大片比喻成“狼来了”,那么国内电影人看到“狼”在市场上攻城略地的彪悍之时,更应该反思我们的电影精神。
一些电影技术中的高科技运用,学习起来或许不难,但人家多年探索出来的运营模式则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借鉴的。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就认为,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娱乐工业(政府管理体制、行业协会、分级),国际贸易(全球人才、通用产品、跨国渠道、国家推动、文化推广),大电影产业价值,全球资源,多元主义(青年文化为主体的立场、价值、文化多元化)等等,都是国产电影无法比拟的。而国产电影中快餐式的制作,导致其竞争力和优秀的国外电影相比,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国外电影人追求商业价值过程中蕴含在其中的“电影精神”,恰恰是国产影片所稀缺的。正如网民调侃国内电影的那样,国外大片瞄准的是世界和人类的未来,而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在“宫廷戏”中徘徊;人家穿越是往未来人类的数百上千年之后穿越,我们是穿越回明朝当王爷。不同的定位和思维,得出来的就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句话,技术层面差距的弥补或许不难,最难的也最核心的是秉持什么样的竞争精神、创作和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