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美国大片,中国电影咋办?

时间:2012-02-20 13:58   来源:东方网

  2月18日,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达成协议。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美国电影票房分账比例从13%提高到25%(2月19日新华网)。

  老实说,中国人还是喜欢看中国电影,而不甘心看外国电影,可国产电影也太差了,所以,很赞成增加美国进口大片配额。这不存在亲不亲美、爱不爱国的问题,而是如何享受文化与文明。

  客观地说,每一位中国观众,都不会将国产电影都贬得一文不值,而将美国大片都尊为神片。中国电影何尝不作大片梦?曾经有过《英雄》、《夜宴》、《集结号》、《满城尽带黄金甲》、《赤壁》等一部部大片,吸引着中国观众走进影院,但与美国大片相比,无论从技术还是剧情创作上,都不在一个档次上。

  为什么观众喜欢看美国大片?很大程度上是人家善于抓住观众的心里,挖掘内心世界的东西,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和感动。遗憾的是,国产电影学好莱坞大片,没学透人家的制作理念、现代影视技术语言以及市场推广经验,倒是羡慕人家的票房收入而急功近利,不是以情感人以精品诱人,而是粗制滥造,以色诱人;演员不是凭本事竞争,而是凭关系凭贿赂上戏;不是靠作品赚票房,而是靠侥幸甚至靠幕后黑手操作市场。拿不出叫得响的作品,还埋怨观众不买账?难怪增加美国进口大片配额消息甫出,就赢得不少网民叫好,因为观众最受益。

  中国作为世界上不多的人口大国,不仅物质消费内需潜力巨大,而且文化市场尤其是电影市场也得天独厚,按说,国产电影业在中国市场上应该与国外同行有一博,占据独厚的市场优势,但这个优势却没发挥出来。需求是无法阻挡的,文化需求更是如此。国产电影不争气,国外大片必然抢滩登陆。从这个角度看,增加美国进口大片配额,是开放市场、增进文化交流、满足观众需求的选择,也是刺激国产电影业不断优化、多出精品、健康成长的倒逼之策。正如业内人士所言,“不破不立”,粗制滥造的国产电影将遭到残酷淘汰,有机会进入市场的国产制作会更加重视电影本身,而不是那些非市场因素的运作。

  如果说扩大引进片对中国电影创作具有“破”的作用,那么中国电影如何“立”得住?在我看来,必须过好商业市场关。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中国的电影人现在面临的是商业电影在传承上的一种断代。1999年,陈凯歌拍了《荆轲刺秦王》,这部影片在市场上的滑铁卢彻底让陈凯歌摔了一个跟头;同一年,张艺谋拿出的《一个都不能少》,在取得了官方认可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遭到了犀利的批评。转一年,冯小刚推出的《一声叹息》可谓是他导演生涯中最为重要的一部作品,但市场并不看好。六年后,同样这三位导演,《无极》、《千里走单骑》和《夜宴》正好与历史形成默契的呼应,只是陈凯歌终于获得了“市场的承认”,张艺谋选择的是躲开了所有的锋芒;冯小刚舍弃了擅长的喜剧,转向了古装。直到《白鹿原》、《金陵十三钗》、《一九四二》这三部电影的先后面世,导演们才开始重视国际市场。

  电影是商业运作的文化产品,必须研究市场因素,打造制造体系。好莱坞和韩国的经验都证明,高质量商业大片的生产依靠的是完备的工业体系,而并非个人创作的灵光闪现。而“中国式大片”几乎只能成为个别创作者和公司的个案,操作模式和经验很难复制推广。从整个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来看,低成本电影的运作基本能够维持自给自足的循环运转,具备市场效应的中等规模影片的集体缺失,使“中国式大片”的模式更像是一座根基不稳的空中楼阁。所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大片生产的工业体系。

  美国以电影技术为代表的软实力的强大是全世界无可置疑的,但这个软实力不是靠吹出来的,是靠着一部一部精品大片堆磨出来的,是先进的营销手段打造出来的。中国电影要想“立”得住,需要更多从上至下的尝试和努力,也需要时间和耐心。但愿中国导演们能够接受美国大片的涤荡,在竞争中学会生存与发展,使“中国式大片”尽快成熟,走向世界。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