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是情人节。鲜花、巧克力、饰物、餐饮消费……围绕这个最具浪漫色彩的西方节日,商家的脑筋历来转得很快。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围绕情人节这个"浪漫商机",消费者是各取所需,商家则是冷热不一。(2月13日新华网)
情人节催生"浪漫商机",有人忙翻了,有人赚人气有人赚票子……作为爱情的象征,玫瑰花在情人节前后总是一枝独秀,价格也多是一路看涨,甚至一天一涨。纵观全国,各地花店老板的脸上也都绽开了花,忙得不亦乐乎。一些鲜花店,动辄就推出199元、299元、599元、甚至888元、1888元等高价套餐,目的就是想招揽更多人照顾他们的生意,赚取一杯羹。这不禁让人感慨:情人节,千万别变成"情人劫"。
情人节经济,作为一道另类风景几乎每年都会掀起一波风潮。我们呼吁的是理性消费,毕竟经济学告诉我们,有市场就有供给,做买卖就好比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过,大家也当认清某些商家的"奇货可居"——情人节未到,他们早就卯足劲恣意吆喝,更用情人节晚餐、情人节电影、情人节音乐会、情人节热吻等掀起"战斗"。这也导致很多能跟情人节沾边的商品全部跟着热销,价格飞涨——鲜花、巧克力、香水等,价格比平时上涨了很多,甚至有"奸商"还把滞销的产品趁势拿出来,贴上情人节标签也能炒成畅销货。当剖清他们琳琅满目的宣传,就会发现,商家大打情人节经济牌就是赚人钱不商量。这也让本来起源于罗马的舶来节,由原本的纯粹表白表达挚爱,在中国一落地不小心成了奢侈豪华、攀比浪费的"温床"了,铜臭味十足,商业味十足,这也难怪许多人高喊"情人节"简直成了"情人劫"了!由此可见,要警惕情人节期间努力吆喝的商家,他们看似"温顺"的背后,很可能就存在着让你冲动消费的"陷阱"。
当然,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顾客们的需求。毕竟,情人节怎么过自己说了算,只要不因为攀比和面子而掉入商家圈套,有点甜蜜的负担也没啥。毕竟,情人节过法多样,用"999朵玫瑰"表达真爱,吃顿"豪华情侣餐"体现范儿,将"情侣热吻"进行到底等;除买高昂商品示爱外,自己动手给爱人做一个有纪念意义的物件,下厨亲手做一顿晚餐,自然也可以。只要大家认清"浪漫,绝对不等于烧钱",就属于理性消费了。若意味钻牛角尖非要买贵商品,那不仅仅是对情人节的误读,更是中了商家的圈套,弄不好还能把自己一次搞到钱包瘪成"负翁"。
不可否认,情人节经济像燎原的火,在当今社会噌噌燃烧。但大家千万别被烧昏了头脑,选择另一半,不是经济游戏,更不是寻找好玩的傀儡。算好爱情经济账,用真心换爱心,是不是更理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