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不能总是“山寨版”

时间:2012-02-08 14:14   来源:人民日报

  CBA(中国男篮职业联赛)又到常规赛收官阶段,徘徊在季后赛门槛边缘的球队正全力冲刺,赛场内外的消息也更引人关注。2月5日,青岛赛区北京队与青岛队赛后,有记者冲至记录台前,要求采访当值裁判和技术代表,之后又发微博称在现场被打。中国篮协随即进行了调查,但回放视频,混乱的场景很难准确还原其中细节。

  裁判不接受采访是中外惯例,无可厚非。此事的另一侧面则再度显现CBA赛场管理和赛事运行的漏洞。在各方高度关注的关键阶段,任何一个微小的漏洞,都可能成为引发意外的一粒火星。而每到此时强调“加强管理”,其实已经是在为一直以来的粗放式运行付出代价。松一时,紧一时,一个赛场一个样,这样的联赛运行环境,让冠以“职业”头衔的CBA有挥之不去的“山寨感”。

  以媒体运行为例,上赛季就发生记者比赛中冲到记录台的问题。有鉴于此,这个赛季篮协出台规定,文字记者必须在看台区观看比赛,并设立采访预约制度,要求赛前先和赛区新闻负责人通报。预约制度在NBA(美国男篮职业联赛)也有,文字记者不能在场地里看比赛也是惯例。但这仅是媒体运行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部分,比如设立赛后混合采访区,比如赛场基本的媒体路线标示,比如不同媒体不同工作区域的保证和专人服务等,依旧缺失。倒是预约制后来又改为赛区新闻负责人赛前打电话向媒体“预约”,更是叠床架屋,失去意义。

  媒体运行只是CBA联赛的一个方面。在各家俱乐部不断加大投入,外援身价和实力一路飙升,赛场争夺越来越激烈,联赛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的今天,CBA的运行管理如何跟上脚步,未雨绸缪,是组织者要时刻面对的课题。不论对待媒体还是球迷,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依然不少。联赛手册中的条例不能被一视同仁、不折不扣地执行。17家俱乐部的主场条件参差不齐,有些固然是硬件不到位,但“软件”的疏漏和不在意更是痼疾,联赛整体形象也难再有提升。

  CBA的发展进程中,NBA是很重要的参照。共性的可借鉴,个性的要创新。两者“体量”虽不同,但如果不能认识到:职业联赛的管理和运行需要专人专业专心的投入,“山寨版”导致的问题,难免让联赛的形象和口碑一再“埋单”。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