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作家“代笔”难有定论

时间:2012-02-02 10:13   来源:环球时报

  在“韩三篇”之后出现的方韩之争愈演愈烈,短期内没有平息的可能。近年来,公众人物、企业和社会的诚信问题一直是全社会的焦点,不少公众人物经过质疑而迅速倒掉。中国社会近年的总体趋势是对公众人物的道德有更为严格的要求,而舆论监督的关键也从传统媒体转移到互联网。这次处于争议中心的是一直被视为80后的代表人物、几乎总是在对传统的公众人物提出质疑的韩寒,确实引发了更为复杂的状况。

  这次引发的争议其实是一个难以有最后定论的议题——“代笔”,这和文学界常常引发争议的抄袭剽窃的争论或者有关学历、研究成果真假的争论有明显不同。有关抄袭剽窃等的讨论,有已经发表的文本可供比对,也有著作权受到损害的一方。这样的争议常常会有经过对比研究得出相对能让公众一致接受的结论。虽然许多当事人还会对此不服,但已经难以对公众产生影响。但“代笔”是种合作关系,是一种假定的“原作者”心甘情愿地让渡自己的著作权给作者的行为,代笔者的原作也常常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这种关系中的双方并没有人利益受损,反而有可能是双赢的结局,因而也不可能有人提供可供比照的版本。

  对“代笔”的质疑并没有作为法律上证据的可能,也完全不可能动摇现有著作权人对作品的署名及其所有的各种权利。这种质疑只能基于逻辑推断,通过一系列逻辑推理尝试论证作者“不可能”创作这些作品。但作者本人和有关各方也完全有权坚守立场,无需辩论就可以坚持著作权,根本不需要论证自己有无创作这些作品的“可能”,因为目前的著作权不可能由于没有铁证的质疑就发生动摇,也不可能由此承担任何导致法理意义上著作权改变的后果。

  从这一点上看,质疑不可能产生法律上的效力和后果,除非出现关键性的证据和证人,而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就是这种质疑既不可能“证实”也不可能“证伪”。

  但这仍可能产生对现有著作权人声誉的冲击:一是作者的创造力会受到怀疑,导致声誉下降;二是作者的诚信受到怀疑,也会导致声誉下降。所以,问题不在于法律上的著作权,而在于公众心目中对于作者能力和诚信的判断。因此,这次质疑和方舟子以往打假其实有相当差别。以往那些打假有更多难以辩驳的根据。而这次却是根据文本解读分析进行的。如果这种“代笔”的表述被公众接受,必然导致作者声誉受到更多冲击。因此作者也不得不在公众舆论中进行自证,论证自己不仅“可能”而且确实创作了这些作品同时并不存在任何代笔者。

  这里的“官司”其实不是法律上的,而是舆论中的。这里质疑者的有利之处在于他只需要提出逻辑的疑点就可以导致作者的原创性和诚信受损,但不利之处在于不可能得到任何铁证。作者的有利之处在于他天然具有的著作权和作者身份不可能被动摇,不利之处在于“自证”具有极高难度。

  因此,这种论战必然难以得到任何“一锤定音”的最终结果,其结果在于人们心中对于作者原创性和诚信的信任程度是否降低。双方杠上的结果最终也就是没有结果。而“韩三篇”的微妙影响也值得深长思之,人们会依据“情感共同体”,如过去的感情和谁接近来下判断,或“利益共同体”,支持谁对我有好处来下判断。争讼不已,最后就会是质疑方通过逻辑、文体风格、时代特点等力证“不可能”。作者方从写作经历、事实方面力证“可能”,而双方的“粉”都是依据过去的感情来判断,也会为逻辑和事实的不断举证而发生微妙变化。逻辑有冲击力,感情有鼓动力,关键是说服中间派,这些原本没有立场的中间派的判断会决定双方影响力的消长。目前论战其实就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反映。而网络争议的问题在于双方“阵营”都有许多激烈的、伤及对方人格或名誉的话语,论战也会为各种偶然的情况和公关策略所影响。

  这一争论目前看不可能在短期内终结,即使民事诉讼有了结果也会延续下去。随着争论的延续,韩寒作为作家的声誉以及作为80后某种代表性人物的形象会因为这一事件而发生异常复杂的变化。这里让我们思考的却是公众人物形象、微博和博客的影响力以及当下社会伦理标准等议题。这些议题会长期地继续由此发酵和引发新的争议。(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