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书一族来说,图书榜单一直是选书购书的有效参考指导。龙年新春刚到,一些所谓“2012最值得期待好书”、“2012好书推荐”的榜单便铺天盖地而来。新年推荐新书,本是出版界的惯例,但现在这些荐书榜单却让人很困惑,一些在网上口碑不怎么样的图书,赫然被列入“推荐”之列。相反,一些真正值得期待的好书,在榜单上却了无踪迹,等到真正按图索骥,买“好书”来读,才知道上当。(青年报1月30日消息)
面对2012年即将出版发行的数百万种新书,广大读者和爱书一族,确实需要一份指导性的榜单,来引领购书路径、指导阅读方向。但是现在各种图书推荐榜单,正在遭受空前的信誉危机,已经逐渐公开化的“人情榜”和“交易榜”,摧毁读者对榜单的最后一点信任,导致进入“无榜可信”的时代。
漫步上海书城和各个新华书店,各种新书的腰带封套上,都赫然写着某某名家大家推荐的介绍、喜爱的理由,抑或荣获国际、国内图书排行榜的排名等次,可让读者看不懂的,不同的书籍,却会荣获同样的排行榜名次,这已是屡见不鲜的事实,谁也说不清其中的理由和奥妙。阅读其中的某些书籍,也并非推荐词“吹嘘”介绍的那么诱人和悦读。
还有离奇的,现今的图书销售排行榜更是蹊跷,同样一本书,有时一家书店畅销榜上榜上有名,另一家书店的销售榜单却不见踪影,报纸媒体、各大网络书店公布的排行榜,有时也有很大区别。我订阅的一份报纸、杂志,每个星期公布的图书榜单,都不尽相同,有的书短短几天会冲上各类畅销榜单前列,但一夜之间又无声无息地迅速消失,特别是一些机构要推荐的图书,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摸不清规律的变化,让人分明觉得现在的图书榜单,有明显的人为因素,外力的作用。当下书商的榜单运作,出版商的“打榜”没法约束,新闻出版部门,又没有客观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评判机制,所以造成图书榜单让人越来越看不懂,越来越让人不相信。
过去常说“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书籍本来是知识的阶梯,传播真理和科学的载体。书籍的质量品质如何,靠排行榜作一点介绍,发挥一点导向引领作用,应该是一个指导读书阅读的有效方法。如果说各种盗版书尚能够分辨,那么图书排行榜的真假伪劣,就不那么容易辨别了。图书榜单也要打假,因为读者身处浩瀚书海,如果缺乏可信榜单的指引,最终的结果是迷失购书读书的方向,久而久之,就逐渐丧失了读书的兴趣,想来是多么可悲的事情。
在文化大发展的形势下,需要更多引导人们去选择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优秀出版物,来丰富生活,提升素质,和谐发展。增加图书榜单的可信性,涉及文化道德的建设、文化市场的“去伪存真”,要在完善文化产品评估体系的同时,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人民群众满意放心作为评判各种出版物质量品质的客观标准,建立客观的、真正有学术和科学水平的图书排行榜,实事求是的去褒优贬劣,激浊扬清。
要加大优秀出版物的推广力度,运用主流媒体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资源,介绍更多有品质、有内涵、有分量的图书,推介国内外更多蕴含文化精神、知识财富和个性特点的优秀书籍,还图书排行榜本来应有的引领、指导、推介作用,让广大读者更加“放心”“高兴”满意的购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