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赵本山遗憾缺席春晚,也让观众觉得似乎小品难以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和鼎盛时期的16个语言类节目相比,今年的7个节目少了一半还多。而总导演哈文则说,语言类节目的衰落,是小品缺乏市场的推动。“小品没有市场,语言类节目创作本身就有瓶颈。”(1月29日北京晨报)
哈文对小品的前途持悲观态度,与观众对今年春晚小品的贬大于褒不无关系。其实,小品在春晚上的式微不是小品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春晚在创作策划小品上更看重所谓“意义”而不是“更有意思”,在选择小品的尺度上不够开放,条条框框太多,结果最终过五关斩六将搬上春晚舞台的小品,根本不是观众的菜,顶多算是个价值导向的图解而已。当下现实中的那些活生生的“悲喜剧”、“荒诞剧”和“黑色幽默”,几乎少有进入春晚小品的。因而,与其说小品缺市场,不如说小品缺人气。
哈文拿小品与电影比,说小品鼎盛时期,王朔、冯小刚都是在做小品的,但是现在他们可能都在做电影。其他晚会的小品不敢说,要说春晚小品的大制作,不亚于拍摄一部电影的投入。早早就开始选小品素材、本子,然后是演员,再到排练,这一路走下来,导演和其他创作人马付出的精力是非常巨大的,演员的阵容也是强大的。难怪陈佩斯早先上了好几年,后来也累得不敢来了。可就是这样一道从选材到烹饪都精雕细刻、火烛小心的菜肴却在端上春晚盛宴时,却叫好不叫座,硬是被观众拍在了沙滩上,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不接地气的东西永远不会有气场。春晚小品的取材远离大众生活,不去“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网上有个年前就流行的“2012年微春晚”,开场大型歌舞叫《“垄”上行》,是嘲讽垄断集团的;小品《你扶不扶》直接表达对道德滑坡的忧虑;双簧《精益求“精”》直指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等等,这些都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所以点击率、转载率老高。虽然“微春晚”这样对央视春晚恶搞的形式不值得提倡,但是它的创作方式和策划路线却值得借鉴,就是多说实话——关乎现实的话;多说人话——人人关注的话。可以说,网上不少流行的段子和网友制作的视频,改编成小品成本很低,甚至是零成本,又能引发民众的共鸣,可央视为何弃价廉物美却求华而不实?
不仅如此,小品不涉反腐好多年了。一年下来,“拼爹游戏”、“萝卜招聘”、“郭美美事件”等等都是极好的小品素材,搜索枯肠的小品编剧导演们为何视而不见?到底是创作者生怕对号入座,心有余悸,还是因央视把关审查而不得不忍痛割爱?普希金说过:“法律之剑不能到达的地方,讽刺之鞭必定可以达到。”讽刺是语言类节目的看家本领,远离当下民众的喜怒哀乐,噤若寒蝉,讳莫如深,根本不敢讽刺的小品不仅没有市场,白白耗费了观众的时间,而且糟蹋了小品这样一件宝刀不老的“文艺利器”。更大的问题是引领向上和正义的力量很弱,丑恶的东西就会肆无忌惮,大行其道,小品的衰竭就意味着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这不仅仅是央视春晚小品应该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