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广州日报》报道,近日,一段来源于天津卫视职场节目《非你莫属》的视频“海归女对掐主持人”在网络爆红,在这段长达十几分钟的视频中,80后海归女孩刘俐俐跟主持人张绍刚以及现场BOSS团针锋相对,场面几度失控。
据报道,在《非你莫属》该期节目中,上台之后刘俐俐便谈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喜欢莎士比亚的英雄双行体,这令她与名嘴张绍刚的矛盾开始发生。随后,刘俐俐回答回国原因:“我在新西兰待了3年,中国变化好大,再不回来会傻掉。”张绍刚立刻打断了她的回答,称自己不理解为什么要称祖国为“中国”,张绍刚更直言不讳地表示:“为什么我在与你沟通时,浑身一阵一阵地发冷。”刘俐俐并不示弱,与张绍刚针锋相对,两个人的对话气氛十分紧张。
让我不解的是,说中国也好,说祖国也罢,只是每个人的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不同而已。当张绍刚认为说“中国”就有傲慢感的时候,这种交流已不是一种平起平坐的精神对等交流,而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和指责。不再是一种真诚沟通,而成了一种咄咄逼人的挑剔。
最能证明这种强蛮作风的就是,刘俐俐还没有得到才华展示,就被无情淘汰了。淘汰的原因虽然与中西文化差异、态度不好等原因有关。明眼人还是能够看出,作为主持人的张绍刚,言谈举止间的嘲讽、甚至将刘俐俐的笑界定为“狂浪的笑”——这种涉嫌带有人格侮辱性的话语,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舆论定调”和误导,这明显就是一种“话语强蛮”:在这个舞台上,我有话语权、裁决权,“我说了算”,你的言行举止不符合舞台规则,就会受到无情淘汰。名主持人,就是牛!
张绍刚当然可以“变相淘汰”刘俐俐,却不能忽略主持人应该持有的精神底线和人文情怀。也就是说,虽然你是名主持人,握有话语权,可面对嘉宾,最应该持有的态度是平和、淡定、从容、包容,尤其应该将对嘉宾的精神尊重、平等呵护,放在第一位。哪怕嘉宾有诸多不足,也不应该当场揭短,冷嘲热讽。而是应该通过每一个微笑、细节,让嘉宾得到精神温暖,得到心理信任。因为这时候的嘉宾,毕竟是弱势的,主持人才是强势的。这种尊重和平等能为交流奠定必要的精神基础,也是对节目的最大负责。
[责任编辑:张洁]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