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星期,央视春晚就要开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这就是期盼和争议同在。
日前,央视春晚剧组对外宣布一条消息——为了能够更好服务全国观众,将在除夕当天正式统一发布节目单,全国亿万家庭将手捧节目单阖家观赏春晚节目。作为一位曾经多次报道过春晚的媒体人,每年春晚开幕之前,总要在版面上刊登这份“年夜饭”的“菜单”,但是,最后总要加上一句注释,“以演出为准”。龙年春晚这顿荧屏“年夜饭”首次发放“菜单”,这是放下身段的一种服务。
龙年春晚另一个明显的变化,春晚的舞台设置从剧场形式,变为了一桌一桌的“团圆饭”,从“联欢”形式到剧场演出,现在又回到春晚的起点,春晚“捡起”丢失的文化符号“圆桌”,从表演到互动,增添了与民同乐过大年的浓浓年味。
春晚走过了29年的历程,虽然舞台和演播大厅变得越来越豪华,但是,这种剧场式的演出方式,缺少了春晚当初那种虽然简朴但很温馨的“家”的氛围。春晚虽然还叫“春节联欢会”,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却是一台剧场演出了,与观众产生了距离感。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创办三十年来,已经成为国人过年的荧屏“年夜饭”,也成为春节的文化“新民俗”。尽管,这些年,期盼与争议同在,但是,有一点值得肯定,这就是为了烹饪这顿“年夜饭”,央视春晚力求创新求变的艺术追求。
龙年春晚有两大主题,一是“向春晚30年致敬”,二是“回家过大年”。如何把两者有机的融为一体,导演组也是花费心机。邀请曾参加过春晚的老演员再度唱响《故乡的云》、《冬天里的一把火》、《前门情思大碗茶》、《常回家看看》、《我的中国心》等经典老歌。老歌新唱,除了向春晚30年致敬,更蕴含着回“家”过大年的寓意。经典老歌如同年夜饭中的“招牌菜”,既美味可口,又有过年“怀旧”的特点。魔术杂技类板块也不乏亮点。作为最有争议的板块语言类节目,保留了2个相声和6个小品,还未露脸的赵本山,在要上五台春晚的疲态下,是否拿得出与小品王的名声相符的作品,这可能是留给观众的最大的悬念。
央视春节晚会作为国人除旧迎新的荧屏“年夜饭”,“圆桌”联欢的应该成为春晚一种固定的文化仪式,如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圆桌聚会”的联欢,不仅符合春晚“团圆”的主题,更体现出一种和谐的内涵。
央视春晚,期盼和争议同在,众口难调也要调。三十而立,我们既要追寻春晚成功的经验,更要使春晚找到重新出发的路径。这也是“向春晚30年致敬”应该体现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