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看起来充满俗套的影片,却成功运用了爱情片类型里屡试不爽的套路。
虽然是几经波折,虽然是不出所料地遭遇删减,但这部影片最终还是得以进入了内地影院上映。某些媒体对于影片遭到“阉割”的揶揄都阻挡不了观众进入影院的热情。毕竟“香港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华语电影”和“台湾四天破亿,最终票房过四亿”的光环都使得这部影片产生了足够的吸引力。重要的是,影片主打的“怀旧”元素对于每一个青春已逝的人都具有极强的杀伤力。
这是一个怀旧盛行的时代。如果怀旧真的是一种流行病,那么对于青春的怀念就是一种传染病。每个青春已逝的人都会在不经意的回首间看到自己年少纯真的内心和情感的影子,往往还会沉迷其中。因此,这一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能够创造一系列票房奇迹。
九把刀很聪明,也可以说,他谙熟人们的心理。故事带有自传性质,可是演员都是美女帅哥,基本上符合了每个人的心理预期,而陈妍希更是具有“共同女神”的特质;影片基本上摒弃了台湾电影一贯的沉闷缓慢的文艺色彩,却又保留了近些年最为盛行的小清新特点;影片叙述的是特定的几个年轻人的青春故事,却又保持了所有人青春情感中高度一致那方面,使得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重要的是,这部看起来充满俗套的影片却成功运用了爱情片类型里屡试不爽的套路:合理地组织所有不那么新鲜的故事素材,让观众投入到一场恋爱中去。片中两人分分合合的过程中始终让观众保持一种好奇:他们到底能不能在一起?而这种悬念,成为了影片最大的推动力。
九把刀没有选择一个圆满的结局。但这样一个看似遗憾的结尾恰恰又是影片的高明之处:当年那些青涩的情感纠缠,又有几个真正能终成正果?青春本身就是一个遗憾不断的过程,而也恰恰是这些遗憾,藏在每个人的心底,等到回忆时才有所触动。在些许遗憾之中,突然又来了一个“基情四射”的高潮,却更使人有一种开怀大笑中流泪的冲动。
对于内地观众而言,这部影片的删减与否其实也并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那些让人感动的东西基本上都在。那些让人感到熟悉的情节使得许多人在泪眼婆娑中在心底将自己的青春重新翻滚一遍,在一种失意和会意中寻找一份感动。此外,对于习惯了严格教育体制的内地观众而言,本片还具有某些特别意味——影片中对教育体制和教师的调侃和讽刺必然让一些人得到共鸣。其实,这也是一种怀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