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伦敦无坦途

时间:2012-01-04 13:37   来源:人民日报

  2012年,中国体育迎来“大考”——征战伦敦奥运会。

  此去伦敦,中国军团虽以上届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名的身份前往,但金牌数难以达到创纪录的51枚已成定局——

  不管好事者如何不厌其烦地计算,此次失却主场优势的中国军团,无论如何也难以创下新的纪录。因为中国军团的夺金强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发挥已近乎极致,再无潜力可挖,只能静待回落;而中国军团的潜优势项目和弱势项目,水平未见提升,守住既有成绩已属不易。

  此去伦敦,中国军团只能延续以金牌数量论英雄的传统,改进金牌产出方式、优化金牌结构还难觅踪影——

  在伦敦,中国军团依然要靠乒乓球、羽毛球、跳水、举重、体操、射击等传统优势项目来打天下,靠蹦床、摔跤、拳击、射箭、击剑、跆拳道、花样游泳等潜优势项目来巩固领先地位;至于众所瞩目的基础大项和三大球项目,中国军团并没有多少发言权,偶有亮点也还有待临场检验。

  此去伦敦,中国军团不会放过每一个争金点、突破点,力求有所斩获,可此种艰辛付出却未必能换来更多社会认同——

  习惯了连续4届奥运会金牌数、奖牌数持续递增,人们不会接受金牌数、奖牌数骤然减少。非但如此,相比于对奥运金牌数量的关注,人们对奥运金牌的成色似乎更为看重。依照这样的民意,中国军团在伦敦奥运会上似乎很难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

  毋庸置疑,既看过奥运会也办过奥运会之后,中国民众对奥运金牌的认识已今非昔比,对奥林匹克运动的认识也在日渐深化。

  或许人们依然看重奥运金牌,但更看重以何种方式、什么代价获取奥运金牌;或许人们依然推崇奥运冠军,但更推崇的是以“自信、自强、自尊”和“更快、更高、更强”为核心价值的奥运精神。一枚奥运金牌的得失,或许已经不会引发太多波澜;但一旦发生奥运丑闻,则一定会在全社会范围内激起公愤。

  此去伦敦,中国军团正试图以“奥运争光计划”重新点燃公众对体育的热情,殊不知,公众对中国体育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一刻也未曾停止——

  改变固有的发展模式,需要勇气和决断。没有谁比体育人更清楚,冷落传统优势项目到底意味着什么,真正实现基础大项和三大球的振兴要付出多少艰辛。但或许只有经历此种生死抉择,中国体育才能重新唤起公众的热情。

  如何看待奥运金牌,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如果奥运金牌不再与金钱、名誉、地位直接挂钩,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将其看得如此之重;但不与现实利益挂钩,又该拿什么激励相关人等去夺取奥运金牌呢?这是一个两难命题,却是一个迟早要解决的命题。

  此去伦敦,中国军团任重道远。争金夺银固然是中国军团的目标所指,而比争金夺银更重要的任务还有很多。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